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邵葆若,湛崇清,哈淑华,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5
妊娠6日的大鼠,每日喂溴乙酰胺≥24.8mg/kg(≥1/5LD_(50)),连续12日后,活胎率下降,胎鼠有外观畸形的55%)及骨骼畸形率(>75%)均明显升高。On the 6th day of gestation, the r...
[期刊论文] 作者:邵葆若,许学积,毛守白,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56
[期刊论文] 作者:黄在松,邵葆若,蒙锋,林秀, 来源:新医学 年份:1990
伍用单次量咯萘啶500mg/磺胺多辛1000mg/乙胺嘧啶50mg(A组)和各400mg/1000mg/50mg(B组)治疗恶性疟疾各41例。A组和B组退热时间分别为37±21.8和44.6±22.8小时,原虫...
[期刊论文] 作者:邵葆若,肖树华,徐月琴,潘秋如,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份:1980
本文报道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小白鼠用吡喹酮、呋喃丙胺、呋喃烯唑、硝硫氰氨及吐酒石的短程疗法治疗达痊愈或杀死全部雌虫时,药物对肝组织内成熟活卵及发育期虫卵的杀卵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肖树华,邵葆若,徐月琴,潘秋如,,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80
由于吡喹酮兴奋与挛缩血吸虫可能不是通过5-羟色胺起作用,故又用药物分析的方法探讨吡喹酮对血吸虫的作用方式。自感染血吸虫尾蚴达6~7周的家兔体内取虫,作体外培养,然后加入...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克涌,邵葆若,张家埙,林宝英, 来源:药学学报 年份:1985
磷酸咯萘啶治疗抗氯喹恶性疟及间日疟均有疗效。动物实验表明,鼠疟P.berghei对咯萘啶很敏感。用相同剂量的咯萘啶或氯喹给感染P.cynomolgi的恒河猴作肌注或静脉滴注,咯萘啶...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家埙,林宝英,陈克涌,邵葆若,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6
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由静脉接种给恒河猴,用磷酸咯萘啶(基质)24mg/kg连续6天、3天和单剂,分别给猴灌服。血检可见一个环状体原虫血症期,疗程较短者环状体原虫血症天数也相应减...
[期刊论文] 作者:肖树华,邵葆若,徐月琴,潘秋如,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80
[期刊论文] 作者:黄在松,邵葆若,蒙锋,施晓华,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3
1986~1987年在抗氯喹恶性疟流行区海南省吊罗山地区,以咯萘啶(咯)800mg、磺胺多辛(磺)1 000mg、乙胺嘧啶(乙)50mg,2d分服,作为常规治疗恶性疟,1988年起改用咯500mg、磺1 000mg...
[期刊论文] 作者:黄在松,邵葆若,蒙锋,施晓华,, 来源: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年份:1991
咯荼啶(咯)/磺胺多辛(磺)/乙胺嘧啶(乙)伍用时,明显延缓伯氏疟原虫对咯或三药产生抗性,不增加咯的毒性。为探讨三药伍用的合理剂量方案,1986~1990年,在海南省多重抗药性恶性疟...
[期刊论文] 作者:邵葆若,湛崇清,徐月琴,哈淑华,, 来源:医药工业 年份:1988
驱钩新化合物王苯双脒(Tribendimidin)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微粒体酶系统检测,对 TA 97,TA98,TA 100及 TA 102菌株未见诱变性。小鼠 ig 500 mg/kg 后24 h 的骨髓微核试验结果为...
[期刊论文] 作者:邵葆若,肖树华,吴惠敏,湛崇清, 来源:药学学报 年份:1981
家兔静脉注射吡喹酮35~45mg/kg后10分钟内,80.9%(17/21)的兔发生心律失常,持续1~21分钟后恢复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出现前心率较正常时缓慢的占84.1%(58/69)。抗心律失常药中,以酚...
[期刊论文] 作者:肖树华,邵葆若,吴惠敏,湛崇清,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份:1982
家兔静注吡喹酮45mg/kg时,心跳减慢,心音增强。注毕2~5分钟血压由给药前的86±2mmHg升至121±2.5,随后缓降,20~30分钟后逐渐恢复。兔心律失常皆发生在升压高峰或其后缓降时。氯...
[期刊论文] 作者:邵葆若,徐月琴,焦佩英,倪奕昌,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3
应用Ames等建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微粒体系统检测氯喹、伯喹、乙胺嘧啶和阿的平的诱变性。结果,当阿的平浓度为100~1,000μg/皿时对TA1537菌株有诱变性,回变菌落数随浊度的递...
[期刊论文] 作者:黄在松,邵葆若,蒙锋,施晓华,,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3
1986~1987年在抗氯喹恶性疟流行区海南省吊罗山地区,以咯萘啶(咯)800mg、磺胺多辛(磺)1 000mg、乙胺嘧啶(乙)50mg,2d分服,作为常规治疗恶性疟,1988年起改用咯500mg、磺1 000mg...
[期刊论文] 作者:黄在松,邵葆若,蒙锋,施晓华, 来源: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施晓华,哈淑华,湛崇清,邵葆若,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7
目的 :了解伯氨喹 (伯喹 )对大鼠高铁血红蛋白 ( MHb)生成和网织红细胞 ( ret)增生的影响 ,并与苯胺所致的大鼠急性溶血反应进行比较。方法 :SD大鼠经腹腔 ( ip) 1次注射 3%...
[期刊论文] 作者:倪奕昌,湛崇清,哈淑华,邵葆若, 来源:药学学报 年份:2004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期刊论文] 作者:邵葆若,湛崇清,商云征,潘秋如,, 来源:药学学报 年份:1964
本文根据血吸虫童虫按时从小白鼠肝脏移行至腸系膜靜脉的規律,以及有效药物抑制童虫发育和延緩其“腸移”的現象,提出了一个比“重虫长度”初篩法的指标更明确而操作更簡便的...
[期刊论文] 作者:萧树华,邵葆若,何毅勋,杨元清,, 来源:药学学报 年份:1962
在前文中,我們报导了南瓜子防治小白鼠血吸虫病的作用,并且初步闡明其有效成分是在水溶性部分。嗣后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又分离出单体,經我所証明卽系有效成分,暫名为南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