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1
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出版于1998年。据说,这部作品曾有四年时间屡遭退稿,最后才碰上了独具慧眼的编辑和出版社,一经问世就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在国内大卖,还被...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上海文化 年份:2017
一肖江虹的知名,是因电影《百鸟朝凤》。吴天明导演的这部寂寞遗作,让我看到了无助的唢呐艺人游天鸣,也注意到了《百鸟朝凤》的小说原著肖江虹。看过小说才发现,吴天明的电影...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艺术广角 年份:2004
《奉教人之死》:"中国盒子""中国盒子"是西方人发明的一个词,指那种大盒子里套小盒子的"套盒",有时人们也用来比喻故事中套故事的叙述方式。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奉教...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百家评论 年份:2013
2013年,山东的小说创作在平静中踏实前行,虽没有出现大出风头的热门作家、热门作品,总体上看则是丘壑并起,竞显峥嵘。尤为可喜的是,艾玛的短篇小说《井水豆腐》获得第六...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百家评论 年份:2013
一1957年11月7日下午,刚刚年满20岁的南京工学院(今南京东南大学)'右派'学生江宇,在校大礼堂被省高级法院刑事审判庭当场宣判、逮捕,并被连夜押上囚车出城,经过...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百家评论 年份:2013
如今常有人宣称文学已死或作家已死,但就当前的实际状况而言,最可堪忧的却是文学批评。尽管从事理论批评的文学评论家大有人在,与文学有关的论文每天都在大量增生,但这只...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百家评论 年份:2014
一我对'科幻'的认知,主要来于美国的科幻片。至于科幻小说,则知之甚少,因为要写这篇文章——评述游者的科幻小说——我不得不做了一点相关的功课,对科幻小说的历...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9
2008年是多么不寻常的一年。在这短暂的一年里,有大欢欣,也有大伤悲,人们创造着辉煌,也领受着苦难,无论笑与泪,火与冰,阳光或阴霾,都化作深刻的记忆,凝聚成前行的力量……借着这样的背......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当代小说(上半月) 年份:2011
用总结归纳的方式阅读并评价某一时间段的期刊小说,显然带有碰点子吃糖的味道,面对一大堆包装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糖果,你显然没办法挑出最好吃又最有营养的一块,更不能把它...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才智 年份:2018
在新时期背景下,图书管理工作面临着崭新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何加强新时期下的图书管理工作,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摆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面前,影响着图书馆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1
见过不少作家,似乎总有写不完的新素材,新的灵感也总是应接不暇地冒出来,所以他们举一反三地写,急三火四地发,层出不穷的新作品像秀场的模特一样不断变着花样,好像这样能写能...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2
本期新势力推荐两位70后女作家:刘爱玲和段玉芝。她们的作品有一个共通之处,即都写了一个性格相对执拗的主人公——他们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只要自己认准的事就不管不顾地要做...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2
走进本期新势力的两位作家其实出道久矣。云亮自中学时代即发表诗歌,迄今已有不少作品见诸《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十月》、《星星》、《青年文学》等报刊,...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1
邵云飞给了我一份这样的简介:男,1987年生于山东阳谷.坚持纯文学创作.小说见于.又为他的长篇小说写了这样一段内容提要:时空被风雾笼罩,所有人都深陷一场突如其来的‘除害运...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2
潘维建和魏留勤都是普通农民,又都是不寻常的文学爱好者。他们生于1960年代,都已不算年轻,从事写作的时间也不算短,却还是心怀虔诚、执着不悔的文学新人——在他们身上,还可...
[会议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全国铁路第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 年份:2000
本文介绍了我局计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效支持管理决策,形成计划统计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企......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8
李菡最初为人所知,是因她在早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曾经一举夺魁。后来,借助“新概念”的推力,一批获奖作者纷纷浮出水面,成为“80后”作家的佼佼者。李菡却避开喧嚣,像一条独来独往的鱼,在沉寂的海域兀自游弋,一晃就是六七年。而今,当她同时拿出两本装帧精美的散文......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20
一   大约十六七年前,我曾写过一系列的青年作家论。这批作家的年龄都没过四十,恰是年富力强、风头正劲的时候。我也刚刚三十出头,大概还有点生猛轻狂的样子,往往只顾快意纵笔,写出的论总免不了剑走偏锋,结果就可能打碎了一些需要小心应对的玻璃心。现在想来当年下......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8
一  很多年前,我在网上认识的卢一萍,还是一名军人。所谓认识,就只是隔空打过招呼,知道他在新疆服役,写小说,仅此而已。直到去年,他来山东,我才得见其真身,并有幸駕车,载他从泰山北麓穿过。一路上走走停停,他一边赞叹泰山的美景,一边讲他年少时的文学因缘,以及后来的从军、......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月斌,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16
先锋久不兴。中国先锋小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火过一阵子,之后就渐成绝响。先前的先锋大匠要么沉寂,要么改弦更张,先锋小说一派成了历史名词,中国文坛似乎忘了先锋这码事儿,大家都安分守己,再无兴趣干那出力不讨好的营生。当然实际并不尽然,这些年来又确乎有不少小说家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