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年份:2010
以往的发展观的基础主要是进化论。这样一种发展观主要以范畴史来表达,即每一段历史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集过去之大成的比过去更大的统一体,从而在范畴上,也表现为一个集过去之...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系统辩证学学报 年份:2003
以往人们常常将所有认识问题化归为规律问题,而对规律的理解又过于简单化,而从复杂性哲学的角度看,结论可能完全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系统辩证学学报 年份:2000
从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对当前流行的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是稳定的基础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进而对稳定的一般系统原理进行了深入的说明。这对于进一步理解“稳定是压倒一切......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年份:1999
随着从分析时代到系统综合时代的转变,哲学也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在哲学现上,必须从分析范式走向系统范式,在方法上必须实现从质点思维、简单性思维到多维思维、高维思维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5
【正】 一、社会客观性的对策性 现在,随着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科学的发展,分析的、必然的、决定论的哲学方向已经衰微。从认识论到方法论,从分析到系统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这...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正】 近来,哲学界关于认识论问题的讨论颇为活跃,尽管观点迥异、杂陈,但表明了一种趋向,力图深化这一研究。本文得益于这些讨论的启迪,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愿能抛砖引玉。...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9
【正】 一般来说,我国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有两个重大的转向。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理论界在这一研究中偏重从史学源流的视角发掘其理论渊源,即“从何而来...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4
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非线性系统科学的发展,一些原有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出来,加上人们对现代科学及现代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于是,对已...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求实 年份:2015
长期以来,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从经济维度阐述的,几乎一切人类历史问题都试图从经济基础上加以说明,甚至包括共产主义这样的根本性原则问题。但就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8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在中国如火如荼,但在中国最早引入马克思主义的朱执信却很少被关注。本文意在填补这个空白。同时,通过对朱执信《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的文献解......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年份:2002
【正】 马克思主义预言,人类将走向共同富裕。有些人将此仅仅看成是一种乐观的乌托邦,认为不仅在现实中比比皆是贫富分化和不平等,而且在理论上也与经济学的稀缺原则相悖。在...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年份:20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三个元问题:一是它的内涵问题,它究竟是一种唯物主义还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理论?二是它的性质问题,它究竟是科学还是哲学?三是它的功能问题,它究竟只是一种意...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年份:2001
【正】 马克思在大学学的专业是法学,但他的兴趣却更多地在哲学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马克思认为,历史上的法学体系大多缺乏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早在1833年,马克思便认...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年份:2003
【正】 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题目?是由于我们在这个方面的一些观点是存在问题的,而这些观点直到今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实践。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我们过去是如何看待地理环...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年份:20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存在一个重大误区,就是总以为"化"是把普遍的东西"化"为特殊的东西,实际上,离开了普遍的东西,"化"的那个东西是什么都成了问题。如果说《资本论》在马克...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年份:201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分析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逐渐放弃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些具体的价值表现形式,而致力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指向,这样就造成...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1
中国文化的科学形态问题最早是由“科玄论战”引发的。20世纪19—2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论战,这场论战后来被学术界称之为“科学与玄学论战”。参加这场论战......
[期刊论文] 作者:赵凯荣, 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年份:2017
意识形态具有实践结构。从柏拉图开始,意识形态的实践结构就早已被注意到,此后包括阿奎那、莱布尼茨、维科、黑格尔、柯罗齐、奥斯汀等都对此有深入探讨,马克思也对此有深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