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云国,贾仕康,李启洲,袁帮前,何万翠,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2005
赤斑黑沫蝉(CallitettixversicolorFabricius),别名稻沫蝉、赤斑沫蝉,俗称雷火虫。该虫在大关县原是水稻的次要害虫,近年来已上升为主要害虫,造成大面积成灾。2003年在本县...
[期刊论文] 作者:冯荣扬,郭良珍, 来源:甘蔗 年份:2000
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比较粤西10个甘蔗生产品种甘蔗赤斑病的发病程度与产量损失率。结果表明:甘芳品种间的发病程度和产量损失均有明显差异。增施氮肥后,甘蔗赤斑病严重度增加,但...
[期刊论文] 作者:张让君,冯德润,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赤斑黑沫蝉发生与防治的初步研究张让君,冯德润(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植保植检站411100)(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霞城乡植保站411100)赤斑黑沫蝉Callitettixversicolor(Fabricius...
[期刊论文] 作者:顾和平,陈新,陈华涛,崔晓燕,袁星星,张红梅,, 来源: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2012
【目的】探讨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4~6月,于蚕豆结荚初期开始进行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柴俊霞,王兵,席梦玲,,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 年份:2014
赤斑黑沫蝉别名赤斑沫蝉、稻赤斑黑沫蝉,俗称雷火虫、吹泡虫,属同翅目沫蝉科,20世纪80年代初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首次发现,经过连年治理,二三十年来一直零星发生为害。近...
[期刊论文] 作者:吴大椿,邹亚飞, 来源:湖北植保 年份:1998
报导了葱兰的一种新病害,葱兰赤斑病的症状,病原及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姬朝霞,, 来源:河南农业 年份:2014
赤斑黑沫蝉1986年在伊川县白沙乡玉米制种田首次发现,2000年在伊川县白沙、彭婆两个乡镇零星发生,2001年至今赤斑黑沫蝉危害玉米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伊川县...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宗谈, 来源:湖南农业 年份:1995
蚕豆赤斑病俗称豆瘟、红点病。主要危害蚕豆的叶和茎,也危害嫩荚。发生初期叶上产生赤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赤色病斑,以后中央赤褐色稍凹陷,边缘浓褐色,稍隆起。茎...
[期刊论文] 作者:杜成章,陈红,李艳花,曾宪琪,王萍,张继君,孟繁霞,,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13
为系统探索蚕豆赤斑病防控策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2010—2011连续2年在重庆市3个区县进行蚕豆与马铃薯间作试验。结果表明,蚕豆与马铃薯多样性种植能有效控制蚕豆赤斑病的发生,改...
[期刊论文] 作者:范仰东,贾余宽,涂元土,, 来源:温州农业科技 年份:1982
赤斑病是蚕豆的主要病害。三、四月份蚕豆开花结荚期间,阴雨连绵,田间湿度大,有利赤斑病菌传播蔓延,使蚕豆“未老先衰”,提早落叶、死秆。常年因该病为害,减产二成左右,重病...
[会议论文] 作者:黄燕,段灿星,东方阳,朱振东,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1
蚕豆赤斑病广泛发生在我国各蚕豆种植区,是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蚕豆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当气候适宜时,病害严重发生,造成植株叶片脱落,甚至早衰和枯死,导致50%~70%的产量损失.研究表明,引起蚕豆赤斑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
[期刊论文] 作者:张磊等, 来源:南方农业·上旬 年份:2014
摘 要 从分布及危害、发病症状、病原菌、病害循环、发病因素和病害管理等方面介绍蚕豆赤斑病发生特点和防治建议。  ...关键词 蚕豆赤斑病;真菌病害;发生特点;防治建议  中图分类号:S435.2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9-017-03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
[期刊论文] 作者:张磊,柴霞,钟红艳,蒋伟,,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14
从分布及危害、发病症状、病原菌、病害循环、发病因素和病害管理等方面介绍蚕豆赤斑病发生特点和防治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周东风,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7
赤斑黑沫蝉(Lallitetix versicolorFabricicus)1982年在嵩县九店乡玉米上零星发生,1985年全县发生7.9万亩,其中5.8万亩减产1成,1.7万亩减产2成,0.3万亩减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病虫测报 年份:1990
赤斑黑沫蝉(Callilettix versicolor Fab.),今年在我市水稻上为害成灾。主要发生在祁东、衡南、常宁等县,早稻在61个乡镇,540个村,15.2万亩的稻田发生,成灾2.75万亩。...
[期刊论文] 作者:王美琴,陈峥, 来源:农家参谋 年份:1999
赤斑黑沫蝉是1987年秋季在河南省内乡县首次发现的一种新害虫,主要为害玉米、水稻、谷子、高粱及禾本科杂草。被害田一般减产20%—30%,严重田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对秋粮生产...
[期刊论文] 作者:羊建湘,唐解生,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赤斑黑沫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羊建湘,唐解生(湖南省邵阳市郊区农业局422001)(湖南省邵阳市农业局422000)稻赤斑黑沫蝉CallitettixversicolorFabriciusl989年在邵阳市郊区崇山乡短陂村发现危害水稻...
[期刊论文] 作者:唐乾忠,, 来源:农家科技 年份:1997
胡豆赤斑病,俗称麻叶子。该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重病年份可使胡豆减产20~30%,个别田块减产50~60%。该病为半知菌类的一种真菌浸染所致。主要危害胡豆的叶片和茎秆,有时也危害...
[期刊论文] 作者:启东希士样板工作组,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66
蚕豆赤斑病历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不过发生迟,为害轻,对产量影响不大。1965年赤斑病是历史上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严重的一年。特点是:发生早、蔓延快、面积广、为害重。2...
[期刊论文] 作者:唐春生,高家樟,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采用Taylar法和Iwao法测定了赤斑黑沫蝉成虫稻田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赤斑黑沫蝉成虫在稻田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田间抽样以平行线式、棋盘式两种抽样方法为佳.此外,利用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