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思诚,钟惠瀾,曹维霁,贺联印,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1
四川肺吸虫(Paragonimus szechuanensis chung Tsao,1962)是我国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新种肺吸虫。关于它的种属特征和分类地位,国内曾有过不少的研究和争议(陈心陶,1959...
[期刊论文] 作者:钟惠澜, 曹维霁, 刘思诚, 贺联印,, 来源:动物学报 年份:1974
本文对四川肺吸虫进行了一系列补充观察和研究,进一步证明四川肺吸虫确是一个能使人致病的独立新种,与陈氏1960年报告的斯氏肺吸虫截然不同。科学根据概括如下: 1.虫体宽长比...
[期刊论文] 作者:钟惠澜,许炽熛,曹维霁,贺联印, 来源:北京医学 年份:1982
在1955年前,黑热病曾在我国许多省流行,但淋巴结性利什曼病直到1942年钟惠澜首先报告一例局限性淋巴结性利什曼病后才有所了解。本文复习了国内1967—1970年在西北发生的50例...
[期刊论文] 作者:杨铁生,贺联印,赵树馨,郝凤兰,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91
应用间接乳胶凝集试验(LAT)检测血清中抗弓形虫抗体早在60年代初国外即有报道。当时多采用玻片法,因敏感度低,特异性较差而未被重视。1977年日本坪田及小林等人采用改良的微量间接LAT法,与染色试验对比,检测结果符合率很高,证实此法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而且致敏乳胶稳......
[期刊论文] 作者:翁心植,贺联印,钟惠澜,侯宗昌,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期刊论文] 作者:钟惠澜,侯宗昌,翁心植,贺联印,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期刊论文] 作者:贺联印,侯宗昌,钟惠澜,翁心植,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期刊论文] 作者:翁心植,钟惠澜,侯宗昌,贺联印,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53
(1)简单介绍黑热病补体结合试验用简制抗原之制备方法。(2)用此种抗原黑热病补体结合试验其准确度可达91.6%,若减去抗补体及可疑结果之病例其准确率可增高至96.9%。(3)错误之病例共22例(3.0%)其中伪阳性者七例,三例为疟疾其中二例在退烧后即呈阴性,一例未重作试验;一例诊断未明......
[期刊论文] 作者:J.C.Buchanan(著),B.S.Leavell(著),贺联印(摘译),傅正恺(校),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57
假血友病为一种出血性疾患,男女两性皆可发生,其特点为有出血趋向,但在化验检查上仅表现出血时间延长,其他如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元时间皆正常,血块收缩多为正常,束臂试验在半数患者为阳性;多数病人表现为家族性。......
[期刊论文] 作者:J.C.Buchanan(著),B.S.Leavell(著),贺联印(摘译),傅正恺(校),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57
心肌损伤有坏死时,许多与细胞结合的酶将游离到血液中,著者曾在12例心肌梗死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反复测定乳酸脱氢酶(Milchsaure dehydrogenase[MDH])与二种氨基移换酶(麦氨酸-草酸氨基移换酶Glutaminsaure-Oxalessigsaure-Transaminase[G.OT)与麦氨酸-丙酮酸氨基移换酶Glut......
[期刊论文] 作者:侯宗昌,钟惠澜,贺联印,翁心植,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59
寄生虫病在旧中国猖獗地流行着,成为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而那时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竟不重视,仅在南京设立了一个“中央卫生实验院”,使少数科学家在艰难的条件下进行一些零星片段的调查研究工作,其结果也并不应用到预防工作中去。解放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进......
[期刊论文] 作者:钟惠澜,翁心植,侯宗昌,张世英,贺联印,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54
利用内脏虫抗原液做皮内试验以协助诊断过去曾有不少人做了研究,此处只能提及两个比较重要的观察。Basoni氏于1911年—1921年首创利用包虫囊液作皮内注射,对于包虫囊病的临床诊断起了很大作用;Fairley和Williams两氏曾于1927年利用染有血吸虫尾蚴的螺蛳肝脏制抗原......
[期刊论文] 作者:钟惠澜, 贺联印, 曹维霁, 许炽熛, 高佩芝,, 来源:动物学报 年份:1975
肺吸虫病自1879年在我国台湾省发现以后,直到解放前缺乏系统调查研究工作,而且由于反动统治阶级根本不关心广大劳动人民疾苦,所以过去的一些零散报告对本病的防治上也未...
[期刊论文] 作者:翁心植,钟惠澜,贺联印,罗建仲,杨茂久,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1957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月清,温艳,桂淑环,许炽熛,贺联印,吴赵永,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89
用本试剂盒检测112例现症肺吸虫病人,111例(99.1%)呈阳性反应;100名正常人皆为阴性;130例各种其他寄生虫病人,仅3例(2.3%)显示极低度交叉反应;40例非寄生虫病的其他肺部疾患也均为阴性。对呈阳性反应的肺吸虫病人,均进行阳性终点滴度以几何级数倒数滴度表示(GMRT),肺吸虫病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贺联印,王京华,王申五,杨铁生,杜绍财,樊春红,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94
为了进一步证实EB病毒与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系,作者设计了EB病毒BamW片段特异的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利用PCR体外基因扩增方法和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出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唇腺组......
[期刊论文] 作者:钟惠澜, 许炽熛, 贺联印, 高佩芝, 邵兰, 丘福禧, 毕, 来源:中国科学 年份:1975
本文报道了在湖南省会同县发现的一种肺吸虫新种,命名为会同肺吸虫Paragonimus hueit’ungensis sp. nov.. 对其成虫的形态特点以及第一、第二中间宿主、雷蚴、尾蚴、囊蚴和...
[期刊论文] 作者:丘福禧,杨建理,罗有汉,庄云光,钟惠澜,贺联印,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59
[期刊论文] 作者:丘福禧,钟惠澜,郑玲才,贺联印,邝启洪,邹萃芬,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
[期刊论文] 作者:钟惠澜,侯宗昌,贺联印,雪影,曹维霁,孙懋波,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1957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