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严君,李晓慧,,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2009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供N方式对大豆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供N和非持续供N对大豆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在苗期,非持续供N与持续供N相比,对大豆生长有较大...
[期刊论文] 作者: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严君,李晓慧,,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09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豆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豆植株生物量、氮素吸收积累量及根系形态有显著影响,随施氮量增加,植株...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慧,韩晓增,王树起,王守宇,严君,, 来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年份:2010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为平台,研究了不同作物(大豆、小麦和玉米)根系对根际微生物种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组成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作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均...
[期刊论文] 作者:严君,韩晓增,王守宇,王树起,李晓慧,,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2009
采用框栽的培养方法,通过施用不同形态氮肥,探讨不同形态氮对大豆根瘤生长、含氮量、氮积累量以及固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氮源,对根瘤干重、数量有促进作用,同时增......
[期刊论文] 作者: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严君,李晓慧,,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09
采用框栽试验研究了施氮对大豆根瘤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大豆根瘤形成、生长和固氮能力有显著影响,随着N用量的增加,根瘤干质量、根瘤数量呈现先逐渐增加而...
[期刊论文] 作者:乔云发,韩晓增,韩秉进,李海波,王树起,, 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 年份:2007
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黑土区的农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1990-2004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有机碳和氮的消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氮用...
[期刊论文] 作者:乔云发,韩晓增,苗淑杰,李海波,王树起,,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8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肥料试验区为研究平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原位测定CO2排放通量,进而估算出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秋季收获时测定玉米根系、凋落物、根际沉积碳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碳的输入量。从土壤有机碳输入和输出角度来研究黑土农田......
[期刊论文] 作者:苗淑杰,乔云发,韩晓增,王树起,李海波,,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9
磷对大豆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区别磷在大豆生长和根瘤功能中的影响非常困难。为阐明根瘤形成后缺磷对大豆植株生长和固氮功能的影响,采用水培方法,营养液中供给正常...
[期刊论文] 作者:韩丽梅,沈其荣,王树起,王旭明,杨振明,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2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连续提取及XAD-4树脂提取大豆根茬木霉腐解产物,并对各提取组分进行了化感作用研究,对化感作用明显的组分用GC-MS进行了化学成分分...
[期刊论文] 作者:闫春娟,韩晓增,王守宇,王树起,李海波,,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2007
盆栽条件下,分别在大豆的营养生长期(V2~R1)、开花期(R1~R3)、结荚期(R3~R5)三个关键生育时期进行水分调控,研究不同供钾水平下水分状况对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
[期刊论文] 作者: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严君,李晓慧,,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2009
采用水培和砂培方法检测了缺磷胁迫条件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根系有机酸的分泌总量和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磷处理对大豆根系分泌有机酸有显著的影响,缺磷胁迫条件下,不论是有机......
[期刊论文] 作者: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严君,李晓慧,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2009
采用砂培培养方法研究了缺磷胁迫对大豆根瘤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胁迫抑制了大豆根瘤的生长,表现为根瘤于重下降,根瘤数量减少;缺磷胁迫显著降低了大豆的固氮能力......
[期刊论文] 作者:王树起,韩晓增,严君,李晓慧,乔云发,,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10
采用砂培培养方法研究了缺磷胁迫对大豆根系形态和氮磷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促进了大豆根系的生长,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均比正常供磷条件下增加,从而增大了...
[期刊论文] 作者: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严君,李晓慧,,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9
采用砂培方法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草酸、苹果酸及3种酸的混合物对大豆植株氮素积累、结瘤和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大豆植株氮素积累有...
[期刊论文] 作者:王树起,韩晓增,严君,李晓慧,乔云发,,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09
采用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草酸、苹果酸及其混合酸)对大豆磷积累和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促进了大豆植株磷的吸收积累,大...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久,韩丽梅,付慧兰,阎飞,王树起,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1997
大豆是土壤水分比较敏感的作物,水分胁迫对大豆连作植株生育影响超过了连作本身的障碍因素影响;水分胁迫加剧了连作大豆苗期病害。病株率与土壤含水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大于......
[期刊论文] 作者:王树起, 韩晓增, 乔云发, 王守宇, 李晓慧,,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09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和施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和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苜蓿和土地休闲两种方式与裸地相比脲酶...
[期刊论文] 作者:韩丽梅,鞠会艳,杨振明,王树起,邹永久,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1999
本文通过田间与盆栽对比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豆连作胁迫下锰营养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中各连作年限土壤有效锰含量总体高于正茬,但连作大豆植株吸......
[期刊论文] 作者:殷景华,杜兵,王树起,吕光军,刘晓为, 来源:半导体技术 年份:2007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功率载荷下叠层芯片封装中芯片温度和应力分布情况,得出芯片的温度、应力与材料厚度、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析,对模型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
[期刊论文] 作者:褚贵新,沈其荣,李奕林,张娟,王树起,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4
在盆栽条件下 ,采用 1 5N叶片富积标记方法 ,研究了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氮素的双向转移及供氮水平对氮素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15 kg hm- 2、75 kg hm- 2、 15 0 kg hm- 2等 3个氮肥水平下 ,间作水稻的干物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量分别为9.4 1g株 - 1、12 .......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