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8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梁苹茂,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份:1989
一、养阴润燥法本法适用于百合病。“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
[会议论文] 作者:梁苹茂, 来源:第六届天津国际针灸暨中医临床学术会议 年份:2000
  笔者96年5月-99年5月采用自拟消瘿汤治疗甲状腺囊腺瘤40例,并与西药治疗20例进行对照。治疗结果显示,中药组治愈29例,好转5例,无效6例;西药组治愈2例,好转2例,无效16例。中药组......
[会议论文] 作者:梁苹茂, 来源: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 年份:2008
本文讨论了采用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现状,本研究在以往甲宁方取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将FRTL细胞引入中医治疗甲亢研究领域。用MTT法观察甲宁方对TSAb作用下FRTL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探讨甲宁方对细胞生长的作用;用RT-PCR法观察甲宁方对TSAb作用下FRTL细胞TG, ......
[会议论文] 作者:梁苹茂, 来源: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 年份:2012
文章主要从瘿病的成因、症状、分类、治疗等方面对该疾病作了简单的阐述。同时,对瘿病的辩证治疗的临床体会做了总结。...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松, 梁苹茂,, 来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1
介绍吴鞠通《温病条辨》与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治疗秋燥观点的相通之处,并对《温病条辨》中治疗秋燥的代表方证加以详细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梁苹茂, 张国霞,,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年份:2001
采用内服雷氏芳香化浊方 (藿香 15 g 佩兰 15 g 陈皮 10 g 半夏 10 g 厚朴 10 g 大腹皮 10 g 荷叶 10 g 黄芩15 g 丹参 30 g 鬼箭羽 15 g)加味治疗 型糖尿病 (痰湿...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元君, 梁苹茂,, 来源:吉林中医药 年份:2013
消渴病的治疗,除传统的"三消"辨治外,脾气亏虚、清阳不升亦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内经》对此即有论述,升阳健脾是消渴病的重要治法。李东垣、张锡纯、施今墨等古今医家皆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凤琪, 梁苹茂,,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2
立足于《脾胃论》原文明确了阴火的范畴和实质,从心火、肝(胆)火、相火与脾胃生理、病理相互影响的角度,按脾胃先病和脾胃后病分析了阴火的产生机制,简述了阴火的见症和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孙宇元, 梁苹茂,,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年份:2015
认为肝主疏泄与肝主藏血的生理功能与神魂关系密切,肝失疏泄,或肝失藏血,以致气血失调,阴阳失交,神魂不安,发为不寐。治疗不寐,从肝立论,辨明虚实,以疏肝、平肝、清肝、柔肝...
[期刊论文] 作者:梁苹茂, 张国霞,,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02
范科尼综合征(Fanconi syndrome)为先天性遗传性肾小管功能缺陷,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可因蛋白代谢异常、肾病综合征、药物中毒、重金属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炎、甲亢...
[期刊论文] 作者:梁苹茂, 曹克光,,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06
高血糖介导的线粒体活性氧簇(ROS)产生过度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病的共同机制。湿浊是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生成后又成为消渴并发症的致病因素,其病机与ROS的产生及...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云, 梁苹茂,, 来源:山西中医 年份:2014
桂枝汤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原文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云, 梁苹茂,,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14
《血证论》是清代医家唐宗海所著,书中论述了各种出血及血液紊乱证型及治法,书中所载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被奉为治疗出血病证的指导纲领,对现今中医临床血证的治疗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松,梁苹茂(指导), 来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1
介绍吴鞠通《温病条辨》与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治疗秋燥观点的相通之处,并对《温病条辨》中治疗秋燥的代表方证加以详细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梁苹茂, 张国霞,,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02
格雷夫斯病(Graves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类型之一。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中青年女性较为多见,在女性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且有...
[期刊论文] 作者:白君伟, 梁苹茂,,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08
《医原》为清代名医石寿棠所撰,本书共载医论20篇,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篇篇精彩。书中以对“燥邪、湿邪”翔实、透彻的论述,给后人颇多启发。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重视从燥、湿辨证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范春来, 梁苹茂,, 来源:陕西中医 年份:2007
[会议论文] 作者:梁苹茂,张国霞,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份:2001
非酶糖化是在无需酶的参与下葡萄糖和蛋白质氨基酸结合的反应,它是法国生物学家Maillard在1921年发现的,故又称为Maillard反应.蛋白非酶糖化是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
[会议论文] 作者:梁苹茂,张国霞, 来源: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 年份:2004
本文采用了对57例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患者用雷氏芳香化浊方加味治疗,并与二甲双胍治疗进行对比的方法.实验结果如下: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味能够有效的治疗辨证属痰湿型的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其效果与二甲双胍相同.并且该方可早晚服药,既方便患者,又不影响睡眠.......
[期刊论文] 作者:薛婧, 白君伟, 梁苹茂,,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年份:2008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六味地黄汤;对照组用科素亚治疗。疗程为1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