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立宏,杨得坡, 来源:广西植物 年份:2002
简要回顾了中国近代植物区系(地理)学的过程。记述了吴征镒的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理论和张宏达的华夏植物区系理论的形成和主要特点,比较异同,以期通过他们及其研究群体联手协作,形......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得坡,张晋豫, 来源:河南科学 年份:1999
分析了河南省新乡市十二种城市绿化落叶植物叶中的氯,硫氟的含量,其中氯3.523mg/g硫3.871mg/g,氟46.53μg/g,探讨了这三种元素的背景值水平,该项工作利用植物监测评价城市大气污染提供了基本参考资料。......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得坡,张晋豫, 来源:河南科学 年份:1999
1.领春木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河南省伏牛山区和太行山区有分布,其中伏牛山有小片群落,但其建群种生长发育受抑制,实际天然更新能力弱,有逐渐被其它速生阔叶树代替的趋势。2.树木解析表......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得坡,王冬梅,等,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得坡,胡海燕,等,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袁月梅,杨得坡, 来源:广东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介绍了中山大学药学院在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为综合性大学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期刊论文] 作者:林碧莲,杨得坡, 来源:广东药学 年份:2000
冬凌草素是我国首先从民间草药冬凌草(Raddosia rubescens)发现的新结构化合物,是一个具有特效低毒的抗癌新药,尤其对食管癌和贲门癌有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冬凌草素是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分子药......
[期刊论文] 作者:林绮雯,杨得坡, 来源:广东药学 年份:2000
介绍近年来辣椒素的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林翠梧,杨得坡,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2000
目的:研究毛叶木姜子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与其果油的化学成分作比较。方法:用毛叶木姜子叶的水蒸汽蒸馏所得的油状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得坡,任三香, 来源:广西植物 年份:2000
利用GC-MS联用技术从竹叶楠(Phoebe faberi)叶挥发油中鉴定了26个萜类化全物,如(Z)-(R)-(+)-3,7,11三甲基-1,6,10-十二央三烯-3-醇9相对含量39.34%)、β-丁香烯(29.18%)、姜烯(5.16%)和氧化丁香烯(4.21%)。该挥发油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在培养基油浓度小于2.0μ......
[期刊论文] 作者:钟山,杨得坡,崔征,,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2009
目的制备蚂蟥冻干粉针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筛选赋形剂的种类和用量,得出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蚂蟥多肽(whitmanin)的含量,并以此作为主要指标考......
[期刊论文] 作者:龚志宏,杨得坡, 来源:商丘师专学报 年份:1999
“贴近教学法”要求教师要从内容上,情感上,时间与空间上贴近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运用“贴近教学法”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1.要敢于正视而不可回避现实生活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得坡,苏镜娱, 来源:中药材 年份:2000
本文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类生药藿香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与相对含量,确定了32种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包括叶油24种、茎油27种和花油22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得坡,任三香,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99
本文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香叶树叶精油的化学组成,测定了23种成分的结构与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斯巴醇(22.50%)1,3,3-三甲基-2-降冰片烷醇乙酯(10.06%)氯化了丁香烯(6.74%)和大极香叶烯B(6.71%)等。体外对八种人体皮肤真菌或细菌......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得坡,张铭哲,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99
1 南方红豆杉 Taxus mairei 红豆杉科常绿乔木,伏牛山海拔1000~1500m之间的山沟杂木林或阴暗潮湿或流水的沟溪两旁有星散分布。该植物喜生于土壤富含有机质的山地棕色土...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得坡,张小莉,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99
伏牛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有许多珍贵生物和名贵中药材,如南方红豆杉、银杏、天麻、金钗石斛、华山参、扇脉杓兰、八角莲、麝、大鲵、琥珀等。近来......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得坡,张铭哲,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99
1 金钗石斛 Dendrobium huashanense 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产于伏牛山区西峡、内乡、栾川等县,喜生于海拔700~1400 m温暖高湿的岩石或丛林树上,稍耐干旱和寒冷,尤以西...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得坡,王发松,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99
本文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山胡椒果水蒸气蒸馏和溶剂提取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前者主要成分为正癸酸、大根香叶烯A、正十二烷酸、表水菖 蒲乙酯和氧化丁香烯;后者主要成分为莰烯、......
[期刊论文] 作者:王发松,杨得坡,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99
本文利用GC-MS联用技术确定了山苍子叶挥发油24种化学成分的结构与相对含量,其中α-罗勒烯(25.11%),3,7-二甲基-1,6-辛二烯醇-3(16.85%)和橙花椒醇(13.89%)为主要组分。该挥发油具有很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对供试皮肤致细菌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得坡,Chaumont Jean-Pierre,Mille,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2004
目的:筛选天然抗皮肤真菌新药和开发芳香油植物资源.方法:利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藿香和广藿香挥发油对12种皮肤癣菌和条件致病真菌的体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