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庆,王铁冠,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9
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光片镜鉴技术,系统研究了南堡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主要生烃组分及热演化。南堡凹陷烃源岩总体上具有以陆生高等植物生源的有机物质占优势,富含......
[期刊论文] 作者:姜树芬,李贤庆,, 来源:河海大学学报 年份:1990
1 前言基本建设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为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增加固定资产的建设工作.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基本建设,尤其是建筑工程大批上马,要加快该项工作的速度,必须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庆,赵师庆, 来源:煤炭学报 年份:1996
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电子顺磁共振分析方法,探讨了富氢镜质体与正常镜质体在化学结构上的差异性和随煤阶的阶段。富氢镜质体比同煤阶的正常镜质体含有较多脂类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庆,孙中安, 来源:安徽农业 年份:2000
早春马铃薯生产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成功的增产早熟措施。一般可提早20~30天上市,增产25%左右,既可补充春缺,又可因上市早、售价高而增加农民收入,具体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选地整......
[期刊论文] 作者:赵师庆,李贤庆, 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1994
本文主要对华北南部苏北、鲁南地区,各种还原型煤(Ⅰ、Ⅱ煤相)的镜质组及其组成进行了详细的Rock-Eval热解分析,并结合煤岩学鉴定及荧光参数的测试,研究其地球比学特征。研究表明,(1)热解分析是......
[期刊论文] 作者:熊波,熊波,李贤庆,李贤庆,李艺斌,谭青,, 来源: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年份:2008
青藏高原由于地质构造背景复杂,自然地理环境恶劣,石油地质研究十分困难,仍是我国唯一没有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的空白区.作者尝试开展了青藏地区岗巴通-亚安乡、东巧-纳木错油...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庆,刘道燕,等, 来源: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年份:1995
采用有机岩石学分析方法,结合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煤和泥岩)进行剖析研究。本区烃源岩富镜质组(>60%),贫惰性组(<10%),含10%-30%的壳质组和腐泥组;“壳质组+腐泥......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庆,侯读杰,等, 来源:天然气工业 年份:2002
本文系统剖析了鄂尔多期中部气田下古生界水化学特征及与天然气藏的关系,初步提出了天然气藏富集区(或含气区)的水化学综合判识指标。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地层水以偏酸性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庆,侯读杰,等, 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份:2002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水溶气以高甲烷含量为特征,含有少量重烃和非烃组分,基本显示出高成熟-过成熟的干气特征(C1/C1-5>0.95)。该区下古生界水溶气组成存在“东、西差异”(东部区块......
[期刊论文] 作者:詹金明,李贤庆,周强,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根据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结果,结合古热史资料,研究了喀什凹陷休罗系煤系烃源岩(煤和泥岩)的产气性与生烃史.研究表明,休罗系煤和泥岩均具有较好的产气性,在中-...
[期刊论文] 作者:S.帕乔维奇,李贤庆,, 来源:华水科技情报 年份:1983
在过去几年内,南斯拉夫水电站上曾发生过一些卡普兰水轮机快速关闭,相应发生的反水锤造成重大的破坏事故。此后,贝尔格莱德大学机械工程系和ZEP动力工业公司对卡普兰水轮机...
[会议论文] 作者:高文杰,李贤庆,魏强, 来源: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7
近些年来,库车坳陷天然气勘探向深层、超深层拓展(埋深大于5000m),相继发现大北1、克深2等多个深层大气田.库车坳陷烃源层和储层组合的优质配置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库车坳陷自进入新生代以来构造作用较为强烈,古近系膏盐岩层发生塑性流动,导致膏岩层和库车......
[期刊论文] 作者:宋志宏, 陈华, 李贤庆,, 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2010
由于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干扰,荒山作为我国一种典型的退化生态系统正在不断增加。在东部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中发现,长三角经济区存在着许多荒山,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大部及江苏省......
[期刊论文] 作者:郑礼全,李贤庆,钟宁宁, 来源: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份:2002
根据实测和收集整理华北地区各区块约2 000余个镜质组反射率R的分析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华北地区上古生代煤系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与成烃演化阶段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贤庆,包建平,王文军, 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1996
本文应用多种光学和化学标志,对苏北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和阶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镜质组反射率R^0是最可靠的演化标志;(2)孢子体和藻类体的荧光变化规律相同,均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郑礼全,李贤庆,钟宁宁, 来源:中国煤田地质 年份:2001
根据实测和收集整理华北地区各区块约2000余个镜质组反射率Ro的分析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与成烃演化阶段性,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郑源,张强,李贤庆,张新珊, 来源: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年份:2003
结合乌溪江水力发电总厂湖南镇电站现状设计,开发了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参数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状态监测及通讯3部分,除了可对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参数进行在线...
[期刊论文] 作者:侯读杰,李贤庆,唐友军,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1
应用油田水中的水溶烃对有争议的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的成因进行研究,从而为天然气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中部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水溶烃样品的水溶烃组成中轻组分含量高,重质...
[会议论文] 作者:李贤庆,罗远安,黄文龙, 来源:第五届输配电技术国际会议 年份:2005
本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以及现代控制决策理论,构建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决策支持系统,在数据库结构,决策模块的功能、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实现方式...
[会议论文] 作者:黄孝波,李贤庆,王萌, 来源: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1
文章就我国在煤层气储层研究上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概述了煤储层孔渗性研究、煤储层储集特性研究、煤储层煤地质学研究以及煤储层的实验方法研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