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忠武,黄金权,李裕元,郭旺,朱剑峰,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年份:2011
用第二国家的地调查的土壤数据,东廷·莱克的沼泽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富饶被使用 GIS 的技术和模糊评估的方法评估。与东廷·莱克的沼泽地事实和稻的个性综合,七个因素(包...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元,张景略,曹存启,郭永杰,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本文通过对3a田间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了轮作制,秸秆覆盖和施肥等农业措施对豫西丘陵旱地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轮作制的选择庆以雨季耗水较少的小麦-谷子轮作为主。小......
[期刊论文] 作者:郑纪勇,李裕元,邵明安,王全九,,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份:2006
为定量研究沟壁侧面蒸发对加速黄土高原环境旱化的作用,在侵蚀强烈的水蚀风蚀交错带选择典型冲沟,分别在沟岸地(邻近沟缘的沟间地部分)距冲沟沟缘20、100、200、300、400、500、6......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丽莎,李希,李裕元,张满意,吴金水,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21
以亚热带丘陵区为研究区,采取野外定位观测的研究方法,选取耐高氮(N)、磷(P)的绿狐尾藻为湿地植物,建立稻草基质池+6级绿狐尾藻表面流湿地系统,湿地总面积1 597 m2,水力负荷0...
[期刊论文] 作者:方勇,李忠武,李裕元,曾光明,张棋,,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10
结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USEPA开发的PLOAD方程,建立非点源污染计算模型,采用GIS技术及野外实验确定模型中各个因子,并将该模型用于长沙市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的计算...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忠武,黄金权,李裕元,郭旺,朱剑峰,, 来源: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年份:2011
Using soil data of the Second National Field Survey,the soil fertility of wetland ecosystem of Dongting Lake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GIS and me...
[期刊论文] 作者:杨蕊,李裕元,魏红安,高茹,石辉,吴金水,,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11
选用腐熟的猪粪、鸡粪和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典型红壤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土壤中矿质氮(NO3--N和NH4+-N)及O lsen-P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肥中氮和磷的矿化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忠武,黄金权,李裕元,蔡晓迪,曾光明,,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9
以南方红壤丘陵区宝洞峪小流域作为实验样区,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分析和水文分析模块的支持下,采用不同分辨率的DEM为基本信息源,探讨了汇流阈值与汇流网络密度间的定量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元, 李希, 吴金水, 李宽意, 王伟波,,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18
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湿地具有高效去除水体中有机物和氮磷的功能,其生物质产量高并可以作为优质畜禽饲料,是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氮磷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有机...
[期刊论文] 作者:叶芳毅,李忠武,李裕元,彭亿,罗霄,,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以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为例,以"机制法"的逐级衰减原理为基础,引入土地生产力指数模型中的PI指数作为土壤有效系数对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修正,得到了南方红壤丘陵区水...
[期刊论文] 作者:金慧龙,李裕元,高茹,刘新亮,吴金水,,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12
土壤氮磷积累是引起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探讨土壤氮磷含量的分布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选取位于长沙县金井镇的小流域为研究区域,以表层土壤(0-20cm)为采样对象,按不...
[期刊论文] 作者:胡传旺,王辉,武芸,卢佳宇,李裕元,,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2018
为了合理评价再生水灌溉盐分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盐溶液淋溶亚热带土壤流出液盐分变化规律及其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差异,该文采用定水头入渗法,模拟不同浓度钠盐溶液淋溶黏性潮土、沙性潮土、红壤、紫色土、水稻土等5种亚热带地区土壤,并观测土壤流出液电导......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忠武,叶芳毅,李裕元,罗霄,陈瑀,,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10
洞庭湖区是中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农产品产业区。本文利用2003~2007年气象数据及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相关资料,按照光、温、水、土逐级递减的过程,采用逐级...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元,邵明安,陈洪松,霍竹,郑纪勇,,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0
黄土高原北部晋陕蒙接壤区是典型的水蚀风蚀交错带和强烈侵蚀中心,探讨该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有助于该区植被恢复模式的合理选择和土壤生态效应的科学评价。以神木六...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元,邵明安,陈洪松,霍竹,吕殿青,,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9
以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了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SOM)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表层(0-20 cm)SOM和全氮(TN)的变化顺序为:天然草...
[期刊论文] 作者:李裕元, 邵明安, 上官周平, 樊军, 王丽梅,, 来源:草业学报 年份:2006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北部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在1~30年的群落演替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干早、土壤贫瘠等原因.黄土高原北部......
[期刊论文] 作者:蒋磊,刘铭羽,李希,孟岑,张满意,李裕元, 来源:水处理技术 年份:2021
通过设置曝气控制实验,探讨曝气对生物基质系统处理养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加,COD、NH4+-N、TN、TP的去除率有显著提升,最大可分别提升54.5%、66.8%、64.4%、69.0%;2)曝气对于氮磷去除效率的提升作用存在临界点,本实验最佳的......
[会议论文] 作者:Li Yuyuan,李裕元,Shao Ming'an,邵明安,Cai Qiangguo,蔡强国, 来源: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年份:2009
以野外考察资料为基础,并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天然次生植被的类型、分布以及群落构成特征,阐述了不同群落类型之间的演替关系,为指导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建设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根据子午岭地区植被恢复演替的历时背景与过程,我们得出如下三点......
[期刊论文] 作者:侯红波, 刘伟, 李恩尧, 彭佩钦, 李裕元, 任可爱,, 来源: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年份:2019
环洞庭湖坡耕地氮磷流失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以环洞庭湖红壤坡耕地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秸秆覆盖3000kg/hm2(A)、常规施...
[期刊论文] 作者:高茹,李裕元,杨蕊,魏红安,聂敏,张满意,吴金水,,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12
本文选取红壤、水稻土、潮土、黄棕壤和紫色土等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耕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氮素累积与硝态氮迁移的动态特征,并对氮素的淋失风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