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7
曲者,乐之支也(王骥德语)。元明以来将曲与礼乐联系起来,从乐辞系统的演变来考察南北曲的兴起,绝非空穴来风,而是传统声辞学的延续与变异。所谓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6
当魏良辅有意雅正新兴之南曲时,第一便是重溯南北声腔的演进史,也即对南北曲统的重构。与周德清不同,魏氏在《南词引正》中明确区分北传中州调与冀州调的不同,又添出南传古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张居正没,朱翊钧亲政,最初也颇励精图治;而一代典礼沈鲤,也以锐意复古、抑奢禁浮、力振颓风为己任。然而,以立储事件为契机,不过四年,便沈鲤去朝而万历荒怠。一篇《典礼疏》...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7
元末明初,文人士夫何以由经史而折入小说,始终与其游走于“台阁”与“山林”之间的人生状态密切相关。如果说《剪灯新话》隐约透露出元明之际士大夫彷徨于仕与隐之间的两难困...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4
自元一统以来,南北新声大炽,周德清力黜《广韵》,而有意依托北曲重构新的音韵系统,使之跻身为“中原雅音”,并明确标举北乐府为一代正音,南曲不过亡国之音。这一南北之争直接反映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8
文学复古思潮实与经学领域里的复古乐思潮相表里。如果说,有明文学以宋濂为始,乐学则以冷谦为始。宋濂等人对冷谦的推许,直接体现了当时士夫锐意复古,必得太古元音以正天下的乐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1
二十世纪以来,《琵琶记》诸明刻本,被发现者尤多。诸本纷纷以“元本”为号召,究竟谁真谁假?本文在综述前人的努力时,指出:“元本”《琵琶记》的发现与研究,实际是一个关于“元本”......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3
南戏中的“贴”,原意为旦之外又贴一旦,早期既可扮演年轻女子,又可扮演老年女子,在南戏中早期专门扮演老年女性的有贴、净或丑,而净可能更早于贴。由于剧文的发展,老年女性被...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4
明代中叶,在复古与新变思潮的交汇中,与实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体类型:'演义'与'小说';它们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读者群:庶民与文人.前者强调章...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2
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影响下,嘉靖万历初,熊大木等人开始编撰历史传奇,并明确标举“按鉴演义、益以小说”。由于书商编撰目的重心的变迁,即由侧重“庶民教育”到逐渐突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4
在元杂剧中,旦色始终处于人物类型(由'旦儿'省称)与脚色意义(由'正旦'省称)混合并存的状态.'旦'的兴盛及其脚色意义的最终定型与当时'多用妓乐&...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早期的章回小说实际糅合了历史、传奇与神魔三种因素,活跃于乱世传奇中的英雄大都被赋予了扰乱宇宙秩序的魔怪化特征,英雄史诗的因素甚至直接支配了小说的潜在结构。与宋元平话......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4
本文上溯宋元平话、下衍万历以后作品 ,详细考察了早期章回小说中的一些英雄史诗母题 ,认为将英雄的出生与宇宙的开辟相联系 ,赋予英雄一定的叛逆内涵 ,模糊敌对双方的道德观...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4
目前最早的戏曲摘汇本《风月(全家)锦囊》,重刊于嘉靖三十二年,其性质实为明初以来南曲曲唱渐次发展到嘉靖时的舞台荟萃,从而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南曲戏文的发展,这一过程实包...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4
一般以为,明代前中期,尤其是自建文至正统之间,演剧处于一种沉寂状态。其实,这一沉寂不在于演剧活动本身,而在于演剧的性质。由于明初制度的谨严,当时的演剧始终局限于以教坊...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3
早期章回小说 ,尤其是历史传奇 ,是史书与说话共同的产物 ,它不仅摹写了元末明初市民重构历史秩序的欲望 ,同时也糅入了元末明初以来文人对重建历史秩序的理性思考。但理性与...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01
自明以来 ,人们便意识到小说的兴起与读者的变化之间密切相关。然而 ,明代小说的接受者究竟是由什么阶层的人构成的呢 ?本世纪初以来 ,由于对庶民文化的重视 ,白话小说的鼓吹...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7
正德十二年(1517)梨园中人辑《盛世新声》;后八年,即嘉靖四年(1525),吴江张禄《词林摘艳》出;稍晚,郭勋编《雍熙乐府》出。据王国维《雍熙乐府跋》云“明代凡经三刻”,今存《...
[期刊论文] 作者:李舜华, 来源:明清文学与文献 年份:2014
嘉靖以来,君权的嚣张,阁权的更迭,其结果是一步步加剧了士大夫的离心;而万历朝的政局更为诡谲多变,以至于百官相互攻讦,门户之祸大起,可以说,当时言官与政府势同水火,其根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