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先义, 来源:雷锋 年份:2020
李兰娟简历  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生于浙江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是一位从赤脚医生成长起来的医学专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兰娟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正君, 来源:道路交通管理 年份:1998
爬山的人———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兰臣李正君李兰臣喜欢山,无论是秀美的黄山,还是雄伟的泰山。可他最喜爱的还是那云遮雾绕、晶莹剔透的喜马拉雅山。他觉得人生就...
[期刊论文] 作者:刘玉方,郭嘉,ryoma,, 来源:时尚北京 年份:2017
长相清秀甜美的李兰迪,自出道以来塑造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她从10岁就开始初涉荧屏,曾出演过《全民目击》、《富春山居图》、《中国式关系》、《远得要命的爱情》、《...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户外探险 年份:2011
李兰希望曾山、欧阳和我,一起出去攻顶。但人们都没有动静,李兰哭了。之后10年,这个看似柔弱却又有强大支撑力量的姑娘,经历了更多登山的苦难和事件。...2010年,一个纪录片,李兰安静地讲述他们当年在希夏邦马西峰的事情,更多的是一种回忆,青春、山难、回忆、疗伤……  2010年,李兰、严冬冬、周鹏,在西藏等地连续有颇创意的攀登。...
[期刊论文] 作者:宫梅玲,刘静,李旭,,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2015
分析了重度抑郁症患者李兰妮的《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独特的内容结构,统计出引发李兰妮共鸣及对其治疗抑郁症有帮助的图书30余部,并结合李兰妮读书的亲身...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执业药师 年份:2011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47年9月出生,浙江绍兴人。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之后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
[期刊论文] 作者:辛苹, 来源: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年份:2020
2020年2月20日,结束重症监护室查房之后,护目镜和口罩在李兰娟院士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医者仁心,大爱有‘痕’,看着心疼!”这道印痕深深打动了网友,让人直呼心疼。  ...73岁的李兰娟,自2月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达武汉,就开启了十几天如一日的作息模式:赴医院会诊、回驻点撰写文字材料及远程指导实验室工作。她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连续几天都是凌晨2点睡觉。  ...其实,李兰娟1月份曾赴武汉研判疫情,回...
[期刊论文] 作者:王贵亮,, 来源:对外大传播 年份:1996
在“李兰英舞台摄影展”上总会有不只一人在看过她所拍摄的《旋律》、《流浪者》、《吉赛尔》等作品后发出这...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年份:2020
李兰娟,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著名的传染病学家,创建独特有...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人民周刊 年份:2020
图为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记者苏丹 摄)  对李兰娟来说,无论做教授还是做院士,从披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挽救病人生命就已成为她一生的职责。  ...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新长征 年份:2020
自进入武汉疫区以来,李兰娟院士每天上午8时30分准时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国家医疗队指挥中心,准备查房。  ...自2月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开启固定作息模式:赴东院与其他医院会诊、回驻点撰写文字材料及远程指导实验室工作。  “红区”,抗疫医院中重症隔离病房的别称。...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2011
李兰,人如其名,如幽兰淡雅,灵气袭人。  ...李兰现在是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从事教师行业在她看来是顺理成章,因为她的母亲是一名美术老师,从小给了她潜移默化的影响,她说只记得自己读幼儿园的时候就很喜欢画画。  ...
[期刊论文] 作者:周周,,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04
本刊讯9月28日,曾亲历抑郁症和癌症的作家李兰妮来到国家图书馆学津堂,参加“文字·影像·病与爱: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我因思爱成病》读者沙龙”。这是继今年4月1...
[期刊论文] 作者:吴正宪,, 来源:小学教学(数学版) 年份:2012
一她是一位善于思考的研究型教师认识李兰瑛快10年了,第一次近距离地走近她,是在2004年。她刚刚参加完在美国召开的第82届数学教师大会,这是全美国最高级别的数学教师大...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春富, 来源:时代邮刊 年份:2020
为父老乡亲当赤脚医生rn1968年,21岁的李兰娟依靠助学金读完高中,回到家乡浙江绍兴,摆在她面前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成为代课老师,一是选择当赤脚医生.两者相比,当老师工分高,...
[期刊论文] 作者:河山,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纪实(上) 年份:2020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把“李兰娟”这个名字推到众人面前。她在公益讲座上亲切地教大家“人体微观生态平衡”的健康理念,告诉人们“保持乐观”的长寿秘诀…...
[期刊论文] 作者:马凤,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2004
在这个寒风刺骨的日子里,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法库县政府会议室聆听辽宁省实验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李兰芬女士的送教下乡专题讲...
[期刊论文] 作者:徐炯权, 来源:百姓生活 年份:2020
2020年3月31日,鄭树森冒着蒙蒙细雨,在机场迎接凯旋归来的李兰娟  李兰娟是我国传染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郑树森是医术精湛的肝移植权威专家,这对院士夫妻以济世救人的医者仁心,向世人奉献着大爱。...相识相爱,院士原是赤脚医生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从小就热爱读书并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回乡当了一名“赤脚医生”,每天守护着400多户村民的健康。...
[期刊论文] 作者:史文学 刘荣, 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 年份:2013
李兰娟说。  ...谈到浙江省自2004年提出卫生强省战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程、科技兴卫工程等六大工程取得的成绩,李兰娟建议说:“浙江省卫生强省的六大工程很有推广价值,我们应该借鉴浙江的成...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20
研究肺炎疫苗、亲赴武汉、建议封城、怒斥谣言……在这场疫情暴发后,“李兰娟”这个名字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已逾七旬的女院士虽看上去斯斯文文,却有着令人佩服的果敢与坚毅。     ...连轴转的“老太太”  2020年2月5日,一条微博热搜—“李兰娟院士团队在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