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永平曹世勤 金社林冯晶 谭璀榕,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16
摘要:小麦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省临夏州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作者于2013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低温温室和甘谷试验站进行了苗期、成株期分小种接种鉴定,并于2010-2014年对临麦系列春......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继平,金社林,曹世勤,陈怡蓉,金明安,,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03
采自甘肃各地的小麦白粉菌株接种在含有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小麦品种(系)上,测定其毒性频率,并对这些品种进行了异地成株期抗性鉴定.根据已知抗病基因对白粉菌群体的抗性程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继平,金社林,史延春,陈怡蓉,曹世勤,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00
通过对小麦白粉菌有性时期形成、发育进度及在不同条件下病菌对自生麦苗侵染的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小麦白粉菌有性时期在小麦孕穗期开始出现 ,在不同感病品种上出现的迟早和...
[会议论文] 作者:李继平,金社林,陈怡蓉,曹世勤,郭致杰,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1世纪植物保护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1
1998-2000年对采自甘肃14个县(市)的88个白粉菌标样,用9个鉴别寄主进行了监测,共划分出31个生理小种,其中15、17和415号小种为优势小种,其频率分别为20.45﹪、10.23﹪和10.23﹪.11号小种有下降趋势,415号小种呈上升趋势.用11、15、17、215、377和415等6个小种对各类品......
[期刊论文] 作者:贾秋珍,黄瑾,曹世勤,张勃,王晓明,金社林,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12
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贵22-9、贵22-14为新出现的、对我国重要小麦抗源材料贵农22有较强毒性的两个新菌系,且在甘肃省各地均出现。其致病特点类似条中32号、条中33号。两菌系...
[期刊论文] 作者:杨随庄,尚勋武,曹世勤,叶春雷,王化俊,,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7
为了研究小麦体细胞无性系抗条锈病的生化机制,测定了接种条中32号条锈菌后小麦体细胞无性系4—8叶片中的3种酶活性。结果表明,接种条锈菌后,4—8组织中的PAL、PPO、POD活性升高......
[期刊论文] 作者:黄瑾,骆惠生,曹世勤,贾秋珍,金社林,,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9
[目的]为钾离子在作物抗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麦品种铭贤169为材料,对其1叶1心期的幼苗接种条锈病菌,分别在接菌前24 h、接菌后24 h和接菌后3、7 d对其喷洒1.75、3...
[期刊论文] 作者:石琳,段霞瑜,高洁,周益林,曹世勤,张勃,,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2014
为了解甘肃小麦白粉病菌的毒性变化动态及其群体遗传结构,利用毒性监测及多基因家系法,对采自甘肃省大陇南地区陇南、天水两市的49个小麦白粉菌的单孢子堆分离物进行群体遗传...
[期刊论文] 作者:王红丽,蒋倩,曹世勤,孙振宇,王海光,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22
为探索适用于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的品种混种模式,选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和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为研究地点,分别以小麦品种陇鉴9825、天选66号和陇鉴9822以及铭贤169、北京0045和农大211为研究对象,在两地均设置9个单种和混种处理,调......
[期刊论文] 作者:史雪岩,李红宝,王海光,王凤涛,曹世勤,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22
为保障小麦高产丰收和种子、环境安全,在小麦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过程中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以达到化学农药减施目的很有必要.在小麦的安全生产中,抗病品种应用、药剂种子处理、发挥天敌对麦蚜的控害作用以及使用农药增效助剂等减药措施及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最为关......
[期刊论文] 作者:曹世勤,骆惠生,贾秋珍,金明安,金社林,,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08
2003-2006年,以农家品种红秃麦为母本、感病品种铭贤169为父本进行杂交,子代材料苗期分别接种条锈菌单孢菌系条中29号和条中31号,进行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对条中29号,F1群体均......
[期刊论文] 作者:曹世勤,金社林,金明安,贾秋珍,李继平,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03
1994-2002年经对3822份小麦品种(系)材料抗条锈性鉴定结果表明,冬小麦抗条锈性优于春小麦,甘肃品种抗条锈性优于国内其它省区品种.田间抗条镑性监测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生产品...
[期刊论文] 作者: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骆惠生,金明安,,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07
小麦条锈菌新毒性小种的产生与发展是造成条锈病大流行及品种抗锈性丧失的主导因素。1999~2004年采用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致病性及寄生适合度测定、毒谱分析、哺育品种调...
[期刊论文] 作者:骆惠生,曹世勤,贾秋珍,金明安,金社林,,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07
常规杂交方法,以农家品种老芒麦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自交、回交,获得F1、F2和BC1种子,选用水源14和条中32号生理小种单孢菌系,在1心1叶期用扫抹法接种进行苗期抗性鉴定的...
[期刊论文] 作者: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金明安,骆惠生,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05
2002~2003年对甘肃省421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有28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小种消长变化总趋势与以往基本相同,仍以Hybrid46及水源11致病类群为主;不同的是流行小...
[期刊论文] 作者:曹世勤,金社林,贾秋珍,骆惠生,金明安,,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06
经2001-2003年对典型慢条锈品种成株期抗性组分测定结果表明,慢条锈品种具有如下特征:反应型和普遍率与快条锈品种差异不大,但病情指数低且上升速度缓慢;侵染点数少;潜育期相对较......
[期刊论文] 作者: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骆惠生,金明安,,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09
报道了2006--2007年对甘肃省684份小麦条锈菌标样的监测结果。监测出31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小种消长变化总趋势与以往基本相同,仍以Hybrid46及水源11致病类群为主,所不同的...
[期刊论文] 作者:曹世勤,金社林,金明安,贾秋珍,骆惠生,,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陇鉴9343(原系谱号93-4-14-2-1-1)是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以贵农22为母本、普通小麦兰天1号为父本经常规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2002~2004年该品种参加甘肃...
[期刊论文] 作者:骆惠生,曹世勤,贾秋珍,金明安,金社林,,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07
2003-2006年对甘肃省及省外1738份小麦品种资源进行抗条锈性分小种和混合菌接种及自然诱发抗性鉴定和监测。结果表明,对目前流行的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成株期表现抗病的有244份...
[期刊论文] 作者:贾秋珍 金社林 曹世勤 金明安 骆惠生,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05
摘要 2002~2003年对甘肃省421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有28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小种消长变化总趋势与以往基本相同,仍以Hybnd46及水源11致病类群为主;不同的是流行小种类型发生变化。水源14类型已成为第1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为23.1%~27.9%。  关键词 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