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4
甲骨文"■"原先多以为是"伐"字省体,细绎相关卜辞,可以看出它和伐存在着较大区别。甲骨文"■"应当是"干"字初文,本指人体之躯干。在卜辞里,"干"多指属于某一氏族的下级武士。...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8
甲骨文" "(或写作 ),当释为"呙",在卜辞中多读为"祸",过去将甲骨文" "字释读为"祸",实为鸠占鹊巢。" "当依于省吾先生说读为"咎"。它与甲骨文"祸"字虽然同与灾害有关,却有不少区别。主要是在卜......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2016
主持人语:古代军事是“政事”(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军事有着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研究古代军事的历史与理论,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长期以...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4
牧野之战是商周之际的政权变迁的转捩点,牧野之地历为世人关注。文献所载的"沬"与牧野实即一地。若能在甲骨卜辞里找出"沬"地,就可以确定牧野的位置。花东卜辞为此提供了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王受命"是周王朝立国的终极依据和王朝命脉之所在,也是周王朝占主导地位的影响有周一代的社会观念。关于"文王受命"说的起源,比较流行的司马迁所述的"虞芮质成"说实不如《程寤》......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0
【正】 如何评价洪秀全一八五三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这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就某些流行甚广的论断提出一些不同意见,以求教于专家。...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4
上博简《诗论》第24简应当系联于第16简之后,简文的这段话,从语意上看,孔子是在解释“葛”何以被歌颂的原因。第24简开首的略有残缺的三个字应当读为“以蒙棘”。“蒙棘”之...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1
战国楚简中行用甚广的"廌"字,在新蔡简中亦有不少文例。这个字在新蔡简中的特点是所从"虎"头只是略有虎头之意而已,应当是战国文字中"薦"字的异构。它在新蔡简中有15例之多。...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第 2 6号简以“”所评析的《浴 (谷 )风》篇应当属于《邶风》而非《小雅》。简文“”非必以音转而读若悲、负等字 ,而应当依其本来的意...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5
《诗·采葛》篇的诗旨历来颇多迷惑之处,今得上博简《诗论》第17号简的启发,可以有较为深入而明确的认识。此诗所表现的主题,《诗论》将其纳入人伦之道进行评析,从中也可以窥...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15
先秦社会的最高权力起初以"神主"的面貌出现。夏商之"王"虽是社会最高权力的实际掌控者,却受到神灵世界的束缚。周天子挟"天命"以令诸侯,王权虽然增强,但被牢笼于宗法与分封...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10
人类文明的发展既遵循共同的规律,又具有各自的特点,表现出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古代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既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相适应,又具有自己鲜...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1
上博简《诗论》第29简的简文谓:"《?(卷)而(耳)》,不智(知)人。""知人"是孔子师徒的一个重要政治命题,目的在于知人善任,使贤者为官。简文之义启发我们重新认识《左传》及汉...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6
《山海经》所载的黄帝是较早阶段的黄帝形象的代表,在此书的记载中,黄帝是人而非鬼神,它是诸帝之一而非诸帝之长,更不是诸帝之君。"黄帝"从传说到进入史载,成为"人文初祖",经...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16
商代的"天"观念,在甲骨卜辞里是由"帝"来表现的。甲骨文的"帝"能够表示"天"的大部分意蕴,但无有"处所"之意。《尚书·商书》部分所载的"天"观念,与甲骨卜辞基本一致,但杂有周人述古之......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6
《山海经》是追述传说时代“天”观念的最为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宝贵文献。在《山海经》里,“天”只用在名词之前,表示作为处所的“天空”。在天上生活着“帝”及其他各种神人。...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2
简本《缁衣》与今本《礼记·缁衣》“言行而从之”章可以对读。简本的“夋”字与今本的“允”字相当,但意义有差异,不应当合而为一。“言从而行之”章引有《小雅.车攻》末章...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12
《诗》之成书,有一个从古本到定本的发展过程。西周贵族的诗作是首先被编入古本之《诗》的内容,相对于《颂》《雅》之诗而言,《风》诗的出现稍晚。古本之《诗》开始编定的时...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2
郭店简和上博简的《缁衣》篇对于研究今传本《礼记.缁衣》有重要意义。由简本《缁衣》到今本《礼记.缁衣》的文本变化,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社会观念变迁的背景下所进行的适应性...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年份:2012
与古代希腊、罗马及日耳曼不同,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走的是一条构建和谐的道路,即没有打碎氏族制度,而是在普遍存在的氏族组织的基础上滥觞国家的萌芽,国家与氏族长期并存而使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