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尉淑玲, 来源: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年份:2002
【正】 今年是张钰哲先生百年诞辰,近期在整理张老的部分遗物时,发现了他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书信及诗作。这些文字表露了张老对祖国、对天文事业和对家人的深爱,显示了他丰富的...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展,,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10
2010年9月20日,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发布消息称,月面3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异和张钰哲,这是由我国科学家利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面影像数据首次申报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实现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创新科技 年份:2010
9月20日,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发布消息称,月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异和张钰哲,是南我国科学家利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面影像数据首次申报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实现了我国月...
[期刊论文] 作者:潘友星, 来源:科学 年份:2005
1983年自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以后,许多科学刊物陆续复刊或创刊.本年11月10日,张钰哲、何泽慧、卢鹤绂、曲钦岳、郝柏林、陆埮、刘咸、张孟闻、龚树模、何香涛、张和祺等1...
[期刊论文] 作者:凌大,, 来源: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0
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彭少逸、钱保功、冯德培、朱洗、贝时璋、沈其震、吴...
[期刊论文] 作者:易良斌,,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配合人教社教材) 年份:2013
一、勾股定理趣闻二则1953年,中国科学考察团出国考察.途中,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出上联“三强韩赵魏”.让同行的钱三强、张钰哲、赵九章、贝时璋、吕淑湘等对下联.一时,几人都被...
[期刊论文] 作者:黎琳,,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7
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出国访问,团长是著名的物理学家钱三强,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
[期刊论文] 作者:日月,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07
虽然美国天文学家华生曾把他所发现的139号与150号小行星分别命名为“九华”和“女娲”,但真正中国人自己发现的“国产货”,还是张钰哲于1928年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现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09
杨廷宝、张钰哲、严恺、李庆逵、任美锷、闵乃本、黎磊石、王泽山、程顺和、陈均远获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
[期刊论文] 作者:张培瑜, 来源: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年份:2002
【正】 张钰哲台长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天体力学专家,中国现代天文研究工作的一位主要奠基人。张先生学贯古今中外,精通中国古代文化,擅长书法,诗词。有一次和张先生一起外出开...
[期刊论文] 作者:东春,, 来源:聪明泉(少儿版) 年份:2002
童年的张钰哲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一个春天的夜晚,天空中慢慢出现了一颗拖着长长尾巴的星星。8岁的小钰哲惊奇地看着这颗奇特的星...
[期刊论文] 作者:山风,,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09
杨廷宝、张钰哲、严恺、李庆逵、任美锷、闵乃本、黎磊石、王泽山、程顺和、陈均远获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
[期刊论文] 作者:江,, 来源:科学大众 年份:1950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先生应南京大学气象系和物理系的约请,本学期特在南大开班讲授“普通天文学”。上课的同学有四十多人,大家情绪都很热烈。由於有了紫金山...
[期刊论文] 作者:吴文俊, 来源:新湘评论 年份:2010
中国人第一次发现小行星是在1928年,发现者是中国第一位天文学留学生张钰哲。这颗小行星的国际编号是...
[期刊论文] 作者:胡善美,, 来源:科学与文化 年份:1995
最响亮的名字“中华”出生于福建闽侯的张钰哲(1902年2月~1986年7月),是我国唯一的在一生中两次(1910年5月与1986年1月)见到哈雷彗星的天文学家。1928年11月22日晚,正在美国...
[期刊论文] 作者:王绶琯, 来源: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年份:1996
始建时曾随张钰哲先生到此勘址。十年后观测站落成...
[期刊论文] 作者:陈木生,, 来源:中国公共安全 年份:2013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名城,承载着开放、创新、融合的多方文明历史,涌现出林则徐、严复、林觉民、林祥谦、郑振铎、冰心、陈景润、张钰哲、邓叔群等一大批近现代思想、科技、军事、文化界的先驱和名人,...
[期刊论文] 作者:张钰哲,, 来源:天文学报 年份:1978
本文讨论了哈雷彗星三千多年中轨道演变的趋势。所根据的资料是利用TQ-6型电子计算机,计及大行星摄动而求得的在这三千多年中的运动轨道。本文的中心内容是将我国历史上各次...
[期刊论文] 作者:张钰哲, 来源:化石 年份:2020
在人类漫长演化历程的起点,旧石器时代的最初之时,我们的祖先并不像如今的我们有着强大的改造自然的力量,而人类免于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灭绝并不断演化发展至今,对火的利用是...
[期刊论文] 作者:张钰哲,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1956
天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有一个显著不同之点。一般的自然科学,都可以借助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但是天文现象,我们没法控制,我们只能等待各种现象的到临,然后加以观测。譬如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