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张彭松, 来源:黑龙江大学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彭松,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16
关键词: 疏离;“现代性”道德;道德心理;生态伦理  摘要: 结合道德心理分析,从人疏离自然的历史观念出发,考察传统伦理文化内蕴人与自然同一性的精神资源。通过普遍理性主义对传统伦理文化进行价值颠覆的“现代性”道德,在彰显人的主体性及伦理价值的同时,却由于人与自......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彭松,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21
“现代性”发端于启蒙时代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积极肯定与张扬,是目前文明程度最高、进步空间最大的伦理文化资源.中国的“现代性”,表面上看,是依托西方“现代性”而产生和发展的,属于“后发外生型”,是在西方船坚炮利的刺激下产生,是西方伦理文化的附属品;但实......
[期刊论文] 作者:李磊,张彭松, 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已经退却到现代商业性文化浪潮的边缘,不再享有社会主流话语的文化力量,但宗教依然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并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参与并维......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彭松,李磊,,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有创造性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有其一定的经济合理性和道德理由。但是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律性发展,致使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张圆圆, 张彭松,,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2015
对于西方现代性价值观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及其解决路径,生态伦理无法从西方文化内部突破传统观念的禁忌,而开始借助于"东方转向",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中寻找精神资源。与道家的"...
[期刊论文] 作者:庞秋菊,张彭松,,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消费主义实质是对物质的挥霍浪费和践踏,是不珍惜物品和资源,对人类自身和生存环境以及子孙后代不负责任;消费者社会不可能兑现它通过物质舒适而达到满足的诺言,因为人类的欲...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彭松, 陈洋,, 来源:知与行 年份:2017
一般而论,资本主义就是获取财富的欲望,追求炫耀、奢侈、时尚的消费主义。但是,这种对资本主义的论断似乎并不全面,遮蔽了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宗教根源,对克服消费主义的意识...
[期刊论文] 作者:庞秋菊,张彭松,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消费主义实质是对物质的挥霍浪费和践踏,是不珍惜物品和资源,对人类自身和生存环境以及子孙后代不负责任;消费者社会不可能兑现它通过物质舒适而达到满足的诺言,因为人类的欲...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彭松,吴燕,,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6
有两种对现代性概念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现代性”;另一种是广义的“现代性”。从积极的意义说,克服现代性的文化危机,实质就是拓展现代性内涵,使其由狭义的“现代性”向广义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帅,张彭松,,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2014
伽达默尔从解释学经验入手讨论生态伦理,把解释作为一种解构和建构的实践活动,用解释学的经验来解释生态伦理,具有实践哲学的意义.通过解释学经验,他逐一分析了人类中心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彭松,吴燕,,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从积极的意义说,克服现代性的文化危机,实质上就是拓展“现代性”内涵,使其由狭义的“现代性”向广义的“现代性”延伸。后现代主义放弃了重建理想社会的可能性,将现代性的虚无主......
[期刊论文] 作者:王艳,张彭松,,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06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是依靠现代大众传媒技术,人为地、理性化地加以传播和操纵,并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可供消费的、即时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极其强大的单一性、同质性...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彭松 陈洋, 来源:知与行 年份:2017
[摘要]一般而论,资本主义就是获取财富的欲望,追求炫耀、奢侈、时尚的消费主义。但是,这种对资本主义的论断似乎并不全面,遮蔽了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宗教根源,对克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泛滥没有益处。作为西方宗教社会学的代表作之一,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彭松,颜悦,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2022
妊娠代孕的实质表现为,在技术理性和商业利润催生下女性子宫生殖功能出现工具化特征,其虽能帮助部分女性摆脱无法生育的困境,但从女性尊严角度加以思考,代孕对现存的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生育工具和女性尊严在本质上是工具性和目的性之间不可调......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彭松,李彦龙,,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乌托邦”(u top ia)是人们基于对社会变革的责任和义务而超越于给定的现实社会,并对不可能最终实现的、终极性的社会理想状态的一种构想或设计,代表着人类对某种社会理想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雪冬,张彭松,, 来源:唯实 年份:2007
我国现阶段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和现象从根本上说是源自人们实践观念的偏弊。只有树立共生、宽容、和谐的实践理念和发展理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王雪冬,张彭松,,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西方一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斥之为“经济决定论”、“唯生产力论”,进而否定唯物史观。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误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肯定生产力决...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彭松,王雪冬,,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06
个人主义是现代性的重要维度之一,是发轫于中世纪晚期经启蒙运动而形成的现代性价值观念。它出于对超越个人自身的“宇宙秩序”的怀疑而形成现代以个人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其结......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彭松,王雪冬,,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马克思理论是一种科学的、开放的社会发展理论,而不是纯粹乌托邦式的思辨想像,但马克思理论仍然包含着社会理想的乌托邦维度,即否定或超越现实的批判维度。缺少这一维度,马克思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