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80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姜德录,朱彦,卢造勋,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平,许厚泽,熊熊,卢造勋, 来源:东北地震研究 年份:2004
本文介绍国际岩石圈计划Ⅱ-4任务组关于地球岩石圈和软流圈结构多学科3-D模拟的基本研究思路和具体研究步骤,并概略介绍了结构数据库的建设和改进。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
[期刊论文] 作者:邓起东,卢造勋,杨主恩,,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7
根据近年来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实际工作,归纳了探测工作中在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探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进一步推进这一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卢造勋,孟朴在,赵俊猛,, 来源:东北地震研究 年份:1989
通过对闾阳——海城——东沟深地震测深剖面二维非均匀地壳速度结构的计算与研究,获得了该剖面地壳与上地幔速度结构纵横向不均匀性分布特征,发现横向不均匀性最明显的部位位于海城地震区一带,在此还发现了壳内低速层,这些重要地球物理现象对研究海城7.3级地震......
[期刊论文] 作者:白云,钟以章,卢造勋,吴明大, 来源:东北地震研究 年份:2001
对沈阳、抚顺两市活断层探测中 ,地震S波反射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认为S波方法有容易激发、抗纵波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等特点 ,尤其适于城市活断层地震勘探...
[期刊论文] 作者:姜德录,白云,卢造勋,牛彦,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2000
应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研究结果 ,经过综合对比分析 ,编制了中朝地台东北缘及其邻区岩石层厚度图 ,探讨了软流圈顶部埋深分布特征的大地构造意义及地球动力学特征。指出软流圈...
[会议论文] 作者:卢造勋,孟朴在,刘国栋, 来源: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 年份:1989
[会议论文] 作者:卢造勋,刘国栋,孟朴在, 来源: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钟以璋,卢造勋,刘天革,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79
本文利用各种地球物理场资料结合卫星影象的解释,简要地讨论了东北地区地壳构造的基本特点,指出该区的地壳构造由几个巨大的断块组成,长条状断块相间分布,平行排列。最后还讨...
[期刊论文] 作者:陈运泰,顾浩鼎,卢造勋,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80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前后在震中以西不远的一条长约250公里的北西-南东向剖面上进行了五次重力测量,震前三次,震后两次.剖面上相邻两个测点的重力差的测量均方误差小于...
[期刊论文] 作者:克实,, 来源:东北地震研究 年份:1990
省地震局副局长卢造勋向大会传达了国家地震局1990年度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精神,以及国务委员宋健...
[期刊论文] 作者:尾池和夫,藤田和夫,卢造勋, 来源:世界地质 年份:1990
本文从地震活动与新构造关系的观点对日本本州及其周围地区地震发生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日本本州岛由两个大的地壳块体构成:一是日本东北部地块,另一是日本西南部地块,这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潘科,蒋秀琴,卢造勋,张萍,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1
引言 在过去的20年中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其中,70年代CT的出现,引起了医学放射诊断学的革命,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那时以来,CT技术在许多学科,如在地球物理勘......
[会议论文] 作者:蒋秀琴,卢造勋,潘科,张萍,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雷清清,孟补在,牛雪,卢造勋, 来源:东北地震研究 年份:1999
利用本区丰富的地质、人工地震探测资料,对3km深度层析成象成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①3km深度速度值与人工地震探测所获地震波速值吻合较好;②3km深度速度分布与该深度处的岩石介质分市......
[期刊论文] 作者:贾民育,卢造勋,马丽,石亚雄, 来源:地壳形变与地震 年份:1985
本文针对手簿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评定了不同仪器、不同观测方法所能达到的实际精度,用加权平均的办法计算段差、点值及其变化。两条测线都有300到500微伽的重力变化,这和以前...
[期刊论文] 作者:夏怀宽, 卢造勋, 牛雪, 姜德录,,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1992
本文综合论述了朝阳-义县地区及其附近的地震活动,深、浅部结构,以及岩石动力学特征.认为本区存在中地壳低速层,且三层地壳速度均较两侧的低,存在上地幔隆起和软流层(?)低阻...
[期刊论文] 作者:邵济安,卢造勋,路凤香,袁学诚,,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06
利用火成岩及其携带的捕虏体的岩石学、年代学等研究成果,反演辽西中生代时期的壳幔相互作用,重塑这时期的壳幔边界组成。对应于中生代活跃的壳幔相互作用,辽西义县.北票一带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D.F.Aldridge,D.W.Oldenburg,孟补在,卢造勋,李竞老,,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1994
用于解释地震折射波到时的经典波前方法已经在数字计算机上得到实现。现代有限差分传播算法也已应用于近地表非均匀速度结构中,来计算向下传播的折射波到时。用接收向前的和返回传播的检波器排列获得的传播信息,能重建两种这样的地下传播场.而且,浅层的折射面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平, 卢良玉, 卢造勋, 潘科, 焦明若,,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1
依据最新的辽宁及其邻近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地震波速结构 ,并考虑地质构造、断裂以及地壳深部的构造环境等因素 ,建立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 ;结合震源机制解与原地应力测量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