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4
一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鲁迅这样开始对唐代传奇的评述: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8
一份杂志开启一个时代,这一荣光只能属于《新青年》——题记只要提到中国现代白话小说,人们马上会想到鲁迅的《狂人日记》,至今年,这小说在《新青年》发表已一百周年矣。...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生逢"易代之变",历代文人多有"易代之叹",盖与文人之"多愁善感"以及所谓"士"之历史使命感有关。陈寅恪作为历史学家,于"易代之叹"之外,对历史上"易代之际"士大夫阶层不同的思...
[报纸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雁北师院学报 年份:1997
陈寅恪先生在其三十年代所写之《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一文中,用“处身于不夷不惠之间,托命于非驴非马之国”的说法来诠释他那一代文人的处境与社会角色定位。所谓不夷不惠...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山东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本文主要讨论作为中国诗歌意象之一的“草”──它作为审美意象的形成及演变,并以英语诗歌中的同类意象进行比较,以求发现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诸如诗歌中的民族特色、诗人的精......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0
马瑞芳的散文,近几年来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以为,迄今为止,最能体现她作品特色的,是她的写知识分子题材的散文.这个印象在我读了她最近出版的散文集《学海见闻录》后就更加深刻了.知识分子问题,历来为人们瞩目,因为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中,知识分子是最活跃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胡适与梅光迪留美期间有关白话是否可以入诗的争论以及胡适的白话诗创作实践,如今已经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事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胡适与梅光迪的争论一直限于私......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关东学刊 年份:2017
陈寅恪研究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进入繁荣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则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每年均有大量相关论文著作问世。利用数据库所提供资源,通过对近年来陈寅恪研究中出现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9
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诞生于19、20世纪之交,其发生首先是基于非常迫切的启蒙救亡要求,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还是王国维、陈寅恪,以及胡适、陈独秀等等,尽管他们的研究领域和方式是多么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年份:1999
翻翻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对于吴宓及其《学衡》派的评价,恐怕最多的就是指责他们是反对新文化运动的顽固派,其中最主要的罪状即是反对白话,主张保留文言。事实上,这种说法...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读陈寅恪文示能不读陈寅恪诗,而读陈诗,则不难发现他对于“白头”一语的偏爱,解读其“白头”诗,对理解其生平遭际、审美追求乃至文化理想,都不无裨益。...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学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观念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模式。每一时代的作家及其作品的全部意义,是不能仅仅以其作者和作者的同代人的看法来确定的。它有一个累积的过程,即经历代的无数研究者对此进行研究而论定。自然,今天的文学研究者有自......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0
陈寅恪认为,汉语的特点通过对对子可以得到集中的表现,对对子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实际上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思维方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因此不仅不能简单地......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山东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所承受的文化资源,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受功利主义影响是至深至巨的。对此必须给予充分的注意和批判, 但时至今日, 其副作用似乎是不言而喻...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关东学刊 年份:2019
[摘要]《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通过民国年间《申报》上有关“陈寅恪”及其学术研究方面相关报道的评述,可以管窥以陈寅恪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大师在那个时代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了解其学术地位及公众形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2004
作为中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谭桂林是以研究文学与宗教关系知名于学术界的,他的、等专著都是体现其在这个领域研究进展的重...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敌,,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6
陈寅恪的学术研究向来以严谨周密著称,但偶尔也有一些资料引用方面的失误,某些学术见解也曾引起同行异议或批评。本文即通过对一些较有代表性例证的分析评述,说明真正科学的学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