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唐明建,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94
“探究——研讨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兰本达提出的、在理科领域的科学实验方法。所谓“探究——研讨法”就是先给学生提供精心选择的有结构的材料,让他们充分利用这些材料...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学生物学 年份:2007
素材处理策略源自兰本达教授的“材料引起经历”。这一策略的特点是:它呈现的内容是一些素材而不是结论,学生须加工处理这些素材才能获得结论。这些素材都是精心挑选和组织起来...
[期刊论文] 作者:张明, 来源: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年份:2015
兰本达教授说过:“材料引起经历”。站在这个角度关照主动参与式科学课堂的教学,有结构的探究材料不仅是学生探究的必要物质...
[期刊论文] 作者:李素华, 来源:湖北教育:科学课 年份:1989
兰本达教授的“探究——研讨”教学法是选择使用有结构的材料,使孩子在摆弄材料时,许多“发现”进入头脑形成片断、易变的语言信息,通过研讨把他们的思维活动转变成语言而形...
[期刊论文] 作者:谢荣,,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探究——研讨”教学法,是美国兰本达教授倡导的一种新型自然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互相交流,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对认识对象的解释的思维模式,并...
[期刊论文] 作者:范礼雄,,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4
美国哈佛大学兰本达教授创立的小学科学“探究——研讨”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阶段。所谓“探究”,是指教师在课的开始,把一些实物材料发给学生,...
[期刊论文] 作者:兰本达, 张良顺,, 来源:科学启蒙教育 年份:1987
“探究——研讨”法的历史根源按照“实用”的观点在科学领域里探究和发现,也是没有止境的,而且也能导致在工业上有用的新发明,例如爱迪生的灯泡和莫尔斯的电报机。对基...
[期刊论文] 作者:兰本达, 林培育,, 来源:小学自然教学 年份:1988
八岁的孩子可以思考关于“对于某种大小来说是重的”这样的问题,达到较高一级的概念水平。这是通向更高的抽象“密度”——重量与体积的关系的一步。为了实现这步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兰本达, 林培育,, 来源:小学自然教学 年份:1988
“探究——研讨”课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们收集或报道一组事实,而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去运用他们自己所选择的事实(这样的事实是很多的),去思考,从而发现其中的关系和...
[期刊论文] 作者:兰本达, 张良顺,, 来源:小学自然教学 年份:1988
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包括各种专业知识,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教育还要训练获取知识的特殊技能,这一点也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我不敢肯定,我们是否都意识到教育也传授非语言...
[期刊论文] 作者:兰本达,林培育, 来源:小学自然教学 年份:1988
从中国领导人的讲话和贵刊对于教育改革计划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正面临着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进取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的艰巨任务,一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兰本达, 段新安,, 来源:小学自然教学 年份:1989
一九八八年的《小学自然教学》增加了学生研讨活动实录内容,鼓舞人心。这不仅使读者能够领会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有助于他们搜集许多学生在概念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作出的...
[期刊论文] 作者:兰本达,张谦, 来源:小学自然教学 年份:1989
我最近对一些国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们能够(以事实、现象、相互关系的形式)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了学校对他们的要求。这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也不是指更多的...
[期刊论文] 作者:兰本达, 段新安,, 来源:小学自然教学 年份:1989
孩子们会犯错误吗?他们肯定不会每次都答出我们所期望的正确答案。但是从孩子们的角度看,他们已竭尽所能利用他们能够获得的资料。这正象科学家们也是根据他们获得的目...
[期刊论文] 作者:兰本达, 孙望安,, 来源:小学自然教学 年份:1995
请让我谈论一下与其它形式的教学法相比,在“探究——研讨”课上学生学到了什么,花费了多少时间。 在通常情况下,教师选用一本教科书来上课,在课堂上耐心地讲解并等待学...
[期刊论文] 作者:王芳,, 来源:实验教学与仪器 年份:2015
兰本达教授认为材料引起经历,材料意味着科学概念。有结构的材料具有科学性、可接受性、趣味性、普遍性的特点,是指导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和保障。为了帮助学生比较准确地...
[期刊论文] 作者:黄继, 来源:科学咨询 年份:2015
兰本达教授在《小学科学教育“探究一研讨”教学法》中提出观点:科学教学中材料的结构,意思是指材料在被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这里指针对人体消化系统主题而选择...
[期刊论文] 作者:徐德忠,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00
从1984年开始,我们就对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即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材料),通过观察、实验、思考、描...
[期刊论文] 作者:袁慧珠,,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89
将美国兰本达教授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低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这是我进行的一个实验。我体会到,要搞好这项实验,就必须做到: 一、认真领会“探究——研讨...
[期刊论文] 作者:吴雪明,,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13
“卷入”这种说法是美国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提出来的。她说:“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和这一过程合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