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李涛,陈振兵,丛晓斌,艾方兴,周攀,黄江,洪光祥,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19次全国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目的 探讨小腿后、外侧多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2 年3 月至2012 年11 月,修复足背区皮肤缺损的患者6 例.以小腿小腿后...
[会议论文] 作者:李涛,陈振兵,丛晓斌,艾方兴,周攀,黄江,洪光祥,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19次全国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目的 多穿支分页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3 年3 月至2014 年1 月,以2~3 个胸背动脉穿支血管为蒂,切取为分叶状皮瓣,分别修复多个足部...
[会议论文] 作者:李涛;陈振兵;丛晓斌;艾方兴;周攀;黄江;洪光祥;,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19次全国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穿支Flow-Through Flaps 桥接四肢创面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1 年9 月至2012 年10 月,共6 例,年龄27~49 岁,男性4 例,女性2例.3 例为外伤性下肢皮肤、...
[会议论文] 作者:李涛;陈振兵;丛晓斌;艾方兴;周攀;黄江;洪光祥;,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19次全国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目的 探讨四肢肿瘤切取创面的皮瓣手术治疗方法,评价术后修复效果。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筛选出我科皮瓣切取创面行皮瓣手术修复的患者,分析病例资料,评价恢复效果。结果......
[会议论文] 作者:李涛,陈振兵,丛晓斌,艾方兴,周攀,黄江,洪光祥,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19次全国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目的 探讨超薄胸背动脉穿支修复四肢创面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3 月,共5 例,年龄21~52 岁,男性3 例,女性2 例.术中在深筋膜浅层切取皮瓣,切取皮瓣后将皮下......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燕花,陈振兵,翁雨雄,黄启顺,丛晓斌,洪光祥, 来源: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2013
目的 探讨Ⅰ型和ⅡA型先天性分裂手畸形矫形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对14例(17侧)Ⅰ型和ⅡA型先天性分裂手畸形患儿进行矫形手术,采用A1滑车重建掌深横韧带术和中央裂隙皮肤软组织整形,并对9侧ⅡA型分裂手进行虎口加深术.结果 术后随访6~25......
[期刊论文] 作者:李涛,陈振兵,丛晓斌,田甲,季伟,鲁晓乘,洪光祥, 来源: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2013
目的 研究前臂近段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的临床应用,评价皮瓣的修复效果.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对7例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以尺动脉肘下9.0 cm处穿支点为中心,设计切取前臂近段尺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分别于3、6、12个月随访,问卷调查患者对皮......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燕花,陈振兵,翁雨雄,李涛,丛晓斌,王旸,彭云龙, 来源: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2011
目的 研究三磷酸腺苷(ATP)促进肌源性干细胞(MDSCs)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出小鼠MDSCs,将细胞分为两组:实验组(100 μmol/L ATP)和对照组,观察MDSCs的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检测MDSCs中ATP受体的表达.结果 ATP作用3d后,实......
[会议论文] 作者:黄启顺;张绍华;丛晓斌;鲁晓乘;刘志伟;刘建龙;, 来源:中南地区第七届手外科学术会议 年份:2015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观察副神经的行程及其与颈丛的交通支情况,对比不同节段副神经移位肩胛上神经,为临床副神经移位肩胛上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显微解剖12侧颈肩部人体......
[会议论文] 作者:李进,陈燕花,李涛,丛晓斌,王锟,黄启顺,陈振斌, 来源:中南地区第七届手外科学术会议 年份:2015
  目的:复杂的手足创伤往往无法用一个游离组织瓣来覆盖创面,或者为减轻供区的损害,在某些游离组织瓣的供区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来重建。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及超级显......
[期刊论文] 作者:李涛,陈振兵,丛晓斌,艾方兴,周攀,王锟,洪光祥,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年份:2014
目的 探讨“T”形血管吻合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创面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对9例四肢创面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腓动脉皮瓣以“T”形血管吻合的方式移植修复,包括创伤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合并有肢体主干血管损伤3例,......
[会议论文] 作者:李进,陈燕花,李涛,丛晓斌,王锟,黄启顺,陈振兵,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5
目的:复杂的手足创伤往往无法用一个游离组织瓣来覆盖创面,或者为减轻供区的损害,在某些游离组织瓣的供区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来重建。...
[会议论文] 作者:黄启顺,张绍华,鲁晓乘,丛晓斌,刘志伟,刘建龙,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5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观察副神经的行程及其与颈丛的交通支情况,对比不同节段副神经移位肩胛上神经,为临床副神经移位肩胛上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丛晓斌,李涛,季伟,陈燕花,黄启顺,翁雨雄,陈振兵, 来源: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2013
目的 探讨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特发性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8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11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均为单侧病变),采用尺骨横形短缩截骨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32个月,通过比较其术前术后的尺骨变异值、活动度、握力、视觉模拟评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涛,陈振兵,翁雨雄,丛晓斌,艾方兴,周攀,洪光祥, 来源: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李涛,陈振兵,翁雨雄,丛晓斌,艾方兴,周攀,洪光祥, 来源: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2014
目的 探讨外踝上动脉皮瓣带蒂逆行转移修复足背组织移植供区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对11例手外伤其中6例行第二足趾加足背皮瓣游离移植,5例足背皮瓣移植的患者采用外踝上动脉皮瓣带蒂逆行转移,修复足背组织移植后供区缺损创面.术后对皮瓣外......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燕花,徐勤海,翁雨雄,李涛,丛晓斌,雷伟,陈振兵, 来源: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2012
目的 探讨痛风石导致的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期指导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病程1~6个月,平均(3.0±0.6)个月.6例均为单发,除腕部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均未发现痛风石.在行腕管切开减压时,发现腕管内有痛风石......
[期刊论文] 作者:李涛,陈振兵,陈燕花,丛晓斌,艾方兴,王锟,洪光祥, 来源: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年份:2014
目的 探讨腹壁下动脉脐旁穿支血流桥接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腹壁下动脉-腹壁上动脉为轴心血管、脐旁穿支为皮瓣供血,形成血流桥接皮瓣术式移植,术后检测皮瓣感觉和神经功能,问卷调查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度,对患肢功能行Enneking评分.结果 2011......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燕花,沈其孝,陈振兵,翁雨雄,黄启顺,丛晓斌,黄江, 来源: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2014
目的 探讨游离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在治疗成人先天性缺指畸形中的应用.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5例成人先天性缺指畸形患者,应用双侧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患手示、中指.5例患者均为单手受累,表现为拇指基本正常,其他四指缺损.术后对再造手指的活动范围、两点......
[会议论文] 作者:陈振兵;陈燕花;翁雨雄;黄启顺;李进;陈江海;李涛;丛晓斌;, 来源:中南地区第七届手外科学术会议 年份:2015
  目的 探讨双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一期分指在全手皮肤脱套伤功能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由我科手术治疗的全手脱套伤患者5例.3例患者自腕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