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麦堪成,曾汉民, 来源: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1991
用乙炔端基砜(ATS)与双酚A型聚砜(PSF)、聚醚砜(PES)、酚酞型聚醚砜(PES-C)制备了热塑性/热固性聚砜共混物及其半互穿聚合性网络(SIPN),并借助DSC技术对ATS及其共混物的固化...
[期刊论文] 作者:麦堪成,梅震,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聚苯硫醚(PPS)及其与聚醚醚酮(PEEK)共混物DSC多次升降温扫描表明,同一PPS样品在多次扫描过程中从不同温度下降温结晶,结晶温度(θc)明显不同,归结于PPS自成核作用的存在和其...
[期刊论文] 作者:麦堪成,曾汉民, 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年份:1993
本文研究了用溶液法制备的乙炔端基砜(ATS)基半互穿聚合物网络(Semi-IPN)纤维预浸料的固化反应,单向层板的热学行为,抗溶剂能力,力学性能以及破坏形态。纤维对ATS固化反庆无明显影响,ATS加入使热塑性树......
[期刊论文] 作者:麦堪成,曾汉民, 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年份:1992
用TGA研究了ATS、PEK-C、PES-C、PSF、PES及其共混物形成的SIPN的热稳定性和热降解动力学,并讨论了其降解机理。ATS固化物的热稳定性、降解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与固化条件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麦堪成,曾汉民, 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年份:1990
借助扭辫分析(TBA)技术研究了乙炔端基砜(ATS)与用双酚A型聚砜(PSF)、聚醚砜(PES)及酚酞型聚芳醚砜(PES-C)制备的半互穿高聚物网络(SIPN)的相容性及不同固化条件对其分离行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谷,麦堪成,, 来源: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2009
以巯基乙酸为链转移剂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含端羧基聚丙烯酸丁酯(PBACOOH)低聚物分散剂,并将其用于聚苯乙烯(PS)/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分散改性。通过动态流变仪、电子拉力机及差示......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志丹,麦堪成, 来源: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2003
综述了聚丙烯(P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晶性能、阻燃性能、导电性能、分散性等物理性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相对纯高分子材料或传统填充复合材料,聚丙烯纳米复合材...
[期刊论文] 作者:麦堪成,曾汉民, 来源:高分子学报 年份:1991
近年来,半互穿聚合物网络(SIPN)概念被用来研制能结合热塑性聚合物的加工性和热固性聚合物的高温性能的大分子体系,用于复合材料耐高温树脂基体。例如:乙炔端基酰亚胺低...
[期刊论文] 作者:麦堪成,曾汉民, 来源:高分子学报 年份:1993
本文用DSC技术研究了物理老化对PEK-C、PES-C及其共混物和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的影响.老化时间(t)延长,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热焓松弛峰温(T_(max))、峰高(△C_(pmax))和热焓...
[会议论文] 作者:陈鑫,麦堪成, 来源: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 年份:2006
通过超声分散本体聚合的方法,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了一系列PMMA包覆无机抗茵剂,并对聚合物包覆无机抗茵剂的粒度分布、热稳定性及其与水的接触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会议论文] 作者:林志丹,麦堪成, 来源: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 年份:2003
制备了反应性单体改性纳米CaCO/PP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性单体A和B改性纳米CaCO/PP复合材料的结晶与熔融行为、力学及动态力学性能,分散性及断面形态.结果表明,改性纳米CaCO对...
[期刊论文] 作者:麦堪成,曾汉民, 来源: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1988
本文综述了用于研究不同高聚物体系T_(11)的各种实验技术和影响T(11)的因素。...
[期刊论文] 作者:麦堪成,曾汉民, 来源: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1986
在非晶态高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是否存在整个大分子链运动的转变,即液-液转变(T_(11)),目前仍有争议。本文借助扭辮分析法(TBA)的研究结果明显地表明:双酚A型聚砜和聚碳酸...
[期刊论文] 作者:曾汉民,麦堪成,, 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1987
本文用动态扭掰分析(TBA)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不同组成比的聚砜/双[4-(4-乙炔苯氧基)苯基]砜(PSF/ESF)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行为和识态结构特征。结果麦明,PS...
[会议论文] 作者:林志丹,麦堪成, 来源: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 年份:2003
制备了反应性单体改性纳米CaCO/PP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性单体A和B改性纳米CaCO/PP复合材料的结晶与熔融行为、力学及动态力学性能,分散性及断面形态.结果表明,改性纳米CaCO对PP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使PP力学性能大幅提高,玻璃化温度向低温移动,超薄切片的TEM观......
[期刊论文] 作者:麦堪成,许家瑞, 来源: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1997
用DSC研究了熔融时间和高温退火结晶时间对聚苯硫醚和结晶性聚醚醚酮对PPS的多熔融行为的影响。275℃退火结晶≤3h样品呈现熔融双峰,Tml〈退火结晶温度(Ta)〈Tm2;然而,ta=12h时,熔融双峰的峰温均高于Ta和无退火......
[期刊论文] 作者:麦堪成,许家瑞, 来源: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1995
用粉末干混法制备结晶/结晶共混体系PPS/PEEK,并用DSC研究了不同熔融温度下淬火PPS及PPS/PEEK共混物中PPS的结晶熔融行为。熔融温度(Tmelt)高于360℃时,对PPS的结晶熔融行为有影响,结晶温宽(ΔTc)随Tmelt提高而加宽;PEEK加入PEEK含量增加,使......
[期刊论文] 作者:麦堪成,章明秋, 来源: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1994
研究了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双酚A聚砜(PSF)、酚酞型聚醚酮(PEK-C)增韧聚苯硫醚(PPS)的破坏韧性、破坏形态以及抗溶剂性能。PSF和PEK-C能提高PPS的冲击强度和破坏韧性。不同共混方法由于形成不同形态的分散相粒......
[期刊论文] 作者:黄勇平,麦堪成, 来源: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年份:2006
用密炼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PP(MPP)和丙烯酸接枝PP(FPP)增容的nano—CaCO3/PP/PS复合材料,用TCA研究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加入nano—CaCO3有助于提高PP/PS共混物的热稳定......
[期刊论文] 作者:陶友季,麦堪成,, 来源:合成树脂及塑料 年份:2007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r—PET)、r-PET/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和r-PET/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PP(PP-g-GMA)共混物,并研究了共混物组成、熔融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