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谭嗣同对平等极为关注和推崇,与康有为一起成为平等派的代表。谭嗣同的平等思想与庄子密切相关,在声称庄子具有平等思想的同时,通过阐发庄学张扬自己的平等思想:第一,指出平...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学海 年份:2013
庄子具有浓郁的动物情结,不仅让动物置身于各个哲学领域,而且以动物喻人、示人和教人,以致其人生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演变为向动物学习的仿生哲学。浓郁的动物情结影响了庄子哲学的......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8
特殊的身份决定了孙中山对教育的格外重视和关注,也为他的教育理念和主张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孙中山对教育寄予厚望,并且大声疾呼教育的普及。在此过程中,他尤为关注师范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1996
与热衷于探索宇宙奥秘的西方哲学不同,中国传统哲学(1840年以前)则习惯于为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这不仅使天和人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两大主干范畴,而且也使天人关系成为中...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0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梁启超对自由倍加关注。然而,两人的自由思想具有明显差异,严复将自由理解为权利,侧重民主启蒙和制度启蒙;梁启超则将自由理解为道德,侧...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1
无我是佛教的重要概念,谭嗣同是中国近代最早对无我予以关注和阐释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则将全部的佛教经典都归结为无我二字,并专门作《说无我》申明这一思想。谭嗣同、梁启...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7
谭嗣同对《春秋》的解读沿着公羊学发挥微言大义的致思方向和价值旨趣展开,故而对《春秋公羊传》推崇有加。他认为:《春秋》以维新为宗旨,书中的内容围绕着维新这个主题展开;《春......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2
孔孟推崇仁,墨子提倡兼爱,爱是他们共同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追求。与天本论的价值旨趣相一致,孔孟和墨子都请出上天为爱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做辩护,这使爱与天成为儒家和墨家哲学及...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理论探索 年份:2015
作为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是最早对康有为的思想予以宣传和介绍的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对康有为思想的宣传、介绍和阐发二十余年而不辍。在梁启超看来,康有为的学术来源于两个方...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理论探索 年份:2012
"未尝离行以为知"是王夫之知行观的核心命题,集中反映了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看法以及与宋明理学家的根本分歧。王夫之在强调知行相互依赖中,提出知与行相资为用;在知对行的依...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4
作为影响最大的理学家,朱熹建构了以天理为本原的理学体系。仁在朱熹理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天理的代名词。通过对仁的诠释,朱熹建构了本体、道德、工夫三位一体的道德...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康有为怎样看待先秦诸子的内在联系?他的看法对20世纪的先秦思想史研究有怎样的意义?学术界尚无系统的说明。研读原著可知,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过程中,康有为将公孙...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3
在先秦政治哲学中,体现着德治与法治两条截然不同的治国路线。前者的主力军是儒家,后者则以法家为旗帜。本文从不同视角多维度地透视了儒家与法家的德治与法治之争,进而揭示...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在先秦百家之中,儒家和墨家以天为本,孔子和墨子都恪守天命论,不仅断言人命天定,而且都积极祭天。然而,孔子与墨子所讲的天及天命论具有不同的内涵,这具体表现在上天不同的命...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5
孔子与孟子之仁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性。孔孟之仁的相同点有三: 追求仁义道德而淡漠物质利益, 把仁视为人生的价值目标和存在意义; 释仁为仁爱、爱人, 用爱来处理人际关系; 推...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4
康有为对朱子思想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嬗变过程,致使朱子思想的命运在他那里呈现出每况愈下的态势。康有为对朱熹的态度转变原因颇为复杂,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即思想偏于一隅、...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14
在对墨子的考辨中,康有为从内容与传承、游侠与别墨、自然科学与名学、墨学与西学四个不同的维度对墨学予以探究和透视,既涉及到墨学在中国本土文化中与孔学的关系,又牵涉到...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作为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对平等的推崇令人注目,正如相同的理论来源决定了两人平等思想的相同性一样,对孟子与庄子的不同偏袒注定了其平等思想的差异性:对平等内涵...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2
庄子对动物具有特殊的偏爱,以动物自喻、从动物中寻找灵感、幻想变为动物是庄子动物情结的多方面体现。基于这一动物情结,动物在《庄子》中大量涌现,数量足以与书中的人物相...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3
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一样,李贽对理学展开了批判;所不同的是,他对理学的批判和对启蒙思想的建构是围绕着个性、独立人格和平等意识展开的,致使个性、独立人格和平等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