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结构特点和内容都和现行高中的学生学业评价不吻合,有必要重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新的高中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分模块水平和毕业水平两个层次、采用包......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年份:2002
本文对我国中小学目前在评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做了归纳,阐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以及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如何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以及对新课程与教材...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年份:2014
考评是一个从评价概念中经过去价值化后拓展延伸出来的新概念。对考评概念产生的过程,考评与评价概念的区别,考评概念产生的背景,以及考评概念的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期厘......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学科教育 年份:2002
本研究对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 ,被试者为广州市 18名高中物理教师和他们的 1390名学生。用《物理教师教学观问卷 (SPTCT)》测量教师的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8
"中考"是现实的产物,是多种社会因素与力量作用的结果。现实的改革应当在承认这种合理性的基础上思考、规划和实施。但是,也有人认为应该大胆地推翻这种"现实合理性",做更长...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年份:2000
如何科学分析评估教材质量,鉴定教材的价值和可用性,适用范围和对象,以便对教材的推广、选择和使用作出科学的决策,这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至学校校长都需要关心的问题。参照国际......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试验阶段。对国家试验区教师教学观念的初步调查证明 ,新课程的实施或者说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培训 ,有利于教师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取向。同...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2007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材是学生与文化知识以及教师同学之间互动的媒介,是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工具,是汇集人类知识的资源。从对教材的这一定位出发,教材的评价应该有六个基本的...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科学大众 年份:2002
我国基础教育教材评价体系应该是常设性和专业性的。为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其运作必须遵循公开性、公正性、客观性、有效性4原则。另外,还需有较完善的评价内容、过程、方法以...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数学教育学报 年份:2014
学业评价概念的去价值化和拓展导出了考评这一新的概念.讨论考评概念的涵义,厘清评价和考评在概念上的差别,介绍3种不同的考评方式:对学习的考评、为学习的考评和融入学习的...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 年份:2013
学习与考评是教学的两个方面。过去人们仅仅把考评看作是对学习结果的检查,学习与考评是对立的;考评的内容局限于对知识的了解和理解,忽视了对学习能力与方法的考评;考评...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2004
提倡过程性评价,是新课改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科学素质教育的特点在于其基础性和全面性(协调性),科学知识、技能、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质是其主要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中小学管理 年份:2004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体系分为两个层次基于模块的学业成绩评价和毕业水平评价。高中学业成绩评价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有三个评价体系的协调和简约,开放式试题与开放式考...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教师之友 年份:2000
收集研究资料是研究工作中最主要、工作量最大、最困难的一环,也是决定研究成败的关键环节。老师们想做好研究,就必须对研究资料的类型及收集资料的方法先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教育论丛 年份:1983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的主要特点是系统的观察、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包括同数学方法的结合。观察和实验,也是包括物理科学在内的整...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2002
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思想观念更新,以学科的框架为教科书的框架、强调教科书的学术性、权威性和本源性的做法受到了挑战。要保证教科书发挥好学习工具、媒介、资源和催化剂的...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年份:2010
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质量水平,及时地诊断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矫正,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稳定和提高,保证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水平的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年份:2009
如何评价课堂教学不仅关系到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和业绩,还关系到以什么样的理念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它既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方面,也是搞好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指挥棒。30年......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现象描述分析学立足于所谓第二层次的视角来研究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现象;通过研究人们对某一现象的描述概括出一些具有本质差别的观念,以此认识现象以及经历这一现象的人。研究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