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 上述诸家诗,多昌明谐畅之音,于时有为孟郊涩体,融以幽香冷艳,描摹山水亦时杂以劖刻峭拔者为黎简?蜓市凶偌笆慕圆还?独善于深思作拗峭幽隽语。其悼亡妇及念幼女诗,...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2
读了《文学评论》(一九八二年第一期)所载刘世南同志《论王士祯的创作与诗论》一文,感到文章的内容和观点,牵涉到一些评论古典作品的基本问题,提出来请同志们共同讨论。问题之一,分析、评论古典的作家、作品要怎样看待文学本身的发展情况和规律。刘文认为“文学......
[会议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 年份:2004
张端义《贵耳集》说:"杜诗柳同,皆无表德。"刘熙载《艺概》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又说:"词品喻诸诗,东坡...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有唐一代,诗集先秦八代之大成,开创宏伟之新貌,为吾国古典诗史最辉煌灿烂之时期。严羽《沧浪诗话》分唐诗为五体,合其大历体与元和体为一期,犹高棅《唐诗品汇》初唐、盛唐、中唐、......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漳州师院学报 年份:1996
中国古代散文所用的“文言”是一种“吟诵性”的书面语言,故而特别富于音乐美,形成其特有的气势、风神。古代散文三种特殊的语言功能为:(一)可以朴素直陈而不会失去文学感染力的功......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1991
辛弃疾于二十二岁时,即聚众二千,参加山东抗金义军耿京的部队,追杀叛徒义端。二十三岁时,即劝说耿京,并代表耿京,南下与宋朝联络配合抗金的事;归途闻耿京为叛徒张安国所杀,又组织五十名劲旅,直奔济州(今山东济宁市);于五万人的大军中,智缚张安国,并号召万名义军......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钱仲联的诗作,出入百家,植骨杜韩,涵情义山,取炼于柳宗元、陈与义以下诸家,拓境于清代的钱谦益、黄遵宪、郑珍诸家,是钱谦益后三百多年来'虞山诗派'的唯一大师....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我这次到厦门大学中文系来参加《汉文学史纲要》注释稿的审稿会,有机会向同志们学习,深感欣幸!系领导要我作一次发言,我就谈谈学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的一些体会,向老师们、同学们请教。......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元结诗,介盛唐、中唐间。其《春陵行》、《贼退示官吏》,有“忧黎庶”、“念诛求”之深情,语浅意厚,故杜甫誉为“词气浩纵横”。《示官吏》后半颇曲折,一叶虚词,有古文笔致。它作质......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正】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宋诗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缺少形象思维的毛病,但在反映民族矛盾和运用艺术技巧方面,比唐诗还有新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南宋初年诗人,当以陈与义为第一。自宋胡樨、刘克庄以下,皆谓其诗学杜。《后村诗话》云:“元祐后诗人迭起,一种则波澜富而律句疏,一种则锻炼精而性情远,要之不出苏黄...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顾炎武《日知录》云:“三百篇之不能不降而《楚辞》,《楚辞》之不能不降而汉魏,汉魏之不能不降而六朝,六朝之不能不降而唐,势也。”唐诗之不能不降而为宋,亦势也。《...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正】 论诗当辨“意境”。意指思想感情,境指艺术形象。形象经作者之思想感情以熔铸,作者之思想感情藉形象以体现,此则主客融会,情辞统一,内容形式,无所偏废者也。王国维《...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正】 拙作《古代诗歌运用“比、兴”的特点及其发展》一文,对我国古代诗歌运用“比、兴”的问题提出一些管见。文成之后,觉得意有未尽,对问题有进一步探讨和阐述的必要,因...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正】 清诗惩元明之失,又吸收其所得,兼学唐宋,取资最广。诗论发达,作者不乏有自觉之理论指导。此其条件,成就似应居唐宋之上,顾事实犹不能然。其一为清代之思想钳制政策,影...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6
事物不断地运动变化,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客观的辩证规律。文学当然也是沿着这种规律在演变,只是历程曲折,有时进展快,有时进展慢,有时有停滞或倒退的现象。有人对这种历程看不清楚,就会形成片面的"退化论"。其实,它的演变的总趋势,还是螺旋前进的。现就......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正】 金为割据之邦,元明为统一之朝,顾诗坛巨擘,反挺生于前者。所谓巨擘,即《遗山集》之作者元好问是也。好问诗不独为金源一朝之冠,且可接轨唐宋诸大家,而俯视元明作者。...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正】 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唐代是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宋代是继续唐代的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元明两代,文学的主流转入戏曲小说,诗歌暂呈中衰状态。清诗矫元明的偏弊,兼学唐宋,...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5
今人喜言书画相通,事不尽然。其可通者,深层之意境耳。若论形象技艺,则域殊而途分久矣。书之作为语文符号,凡识字者皆能之,其中兼能作画者,盖千百而无十一也,是画难于书,韪此...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祥耀,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黄山之奇奇在峰,黄山之富富在松。峰峰独立而攒聚,高低断续相依从。大劈细皴俱绝妙,远近东西看不同。忽正忽变如疑阵,造化所布非闭封。吴楚名山原众多,岂无特色堪推崇。有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