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金社林,周祥椿, 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份:1995
当前甘肃省小麦生产上面临的一个突击问题是:条锈病新小种“93—1”(暂定名)的出现,使全省绝大多数主栽品种及正在推广的品种丧失了抗锈性。 “93—1”是1993年鉴定到的。与...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成,徐生军,金社林,,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16
为掌握甘肃省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流行动态,于2015年8月与9月在全省9个市(州)30个县(区)对玉米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普通锈病和玉米螟在甘......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继平,万安民,金社林,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1995
依据6块田间调查结果,经频次概率拟合,小麦散黑穗病田间分布既符合Neyman分布,也符合负二项分布,有两块同时还符合Poisson分布。聚集指标的测定结果其表明为聚集分布,其聚块面积为1m^2左右,经Iwao回归和Taylor指......
[期刊论文] 作者:孙振宇,曹世勤,金社林,,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15
2015年4月12—19日对甘肃陇南地区及四川省、陕西省相关地区的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各地条锈病发生程度不同,总体平均病田率54.73%,病叶率22.49%,...
[期刊论文] 作者: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01
1998-1999年从甘肃省630份条锈菌标样中共监测出37个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其中能够明确归类的574份,占91.1%.小种变化趋势与1997年基本相似,水源致病类群仍占绝对优势,Hy致病...
[期刊论文] 作者:曹世勤,金社林,李继平, 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份:1999
黑小燕94—2是贵州农学院张庆勤教授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一个小黑麦新品系。经在甘谷连续4年的观察、鉴定,确认其抗病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不仅可作为小麦抗条锈、...
[期刊论文] 作者:曹世勤,金社林,李继平, 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份:1998
92R137是南京农业大学刘大(日旬)教授等通过属间杂交、幼胚抢救、回交等方式选育而成的一小麦新品系。 1995年引入我所后,经连续三年在甘谷大田及小种圃接种鉴定,对供试条锈...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继平,金社林,史延春,,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2000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论文] 作者:金社林,李继平,贾秋珍,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1996
根据Flor的基因对基因学说,对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条中31号及致病类群洛13—Ⅱ、洛13—Ⅷ毒性基因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条中31号含有毒性基因Yr—1、2、3、4、7、8、9、11、12、14、16和Su;致病类型洛13—Ⅱ含有毒性......
[期刊论文] 作者:吕方,宁应之,吴娟,金社林,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2021
植物保护技术是中职农林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通过对传统教材的研究和社会热点“绿犯”的调查研究,以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抱为例设计一节关于绿犯二月兰致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观察的实验课,目的是创新传统教材的教学内容,完善传统教材的教学“......
[会议论文] 作者:李继平,金社林,陈怡蓉,曹世勤,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6
采用15个携带不同毒性基因的白粉菌菌株进行苗期离体叶段接种,通过与24个已知抗病基因材料抗谱的相似性比较分析,对甘肃省34个主要亲本材料所携带的抗白粉基因进行了测定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建国,曹世勤,骆惠生,金社林,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05
对旱砂地春小麦不同肥力条件下白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旱地春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发病后小麦的产量与氮肥的关系比与磷肥的关系密切,氮肥水平越高,旱地春小...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继平,金社林,胡冠芳, 万安民,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5
本文通过1991 ̄1994年甘谷县麦蚜田间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明确了麦蚜的种群结构和消长动态及天敌与麦蚜的跟随关系。并建立了麦蚜混合种群数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回归模型即Y=0.3591+0.001897x,依次确定了小麦穗......
[期刊论文] 作者:周祥椿,吴立人,宋建荣,金社林,,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08
为实现陇南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目标,以遗传多样性为原则,组建以提高生产品种抗条锈基因丰富度、在锈菌越夏区和越冬区进行基因布局和持久抗性、慢条锈性、高温成株抗性等多种......
[期刊论文] 作者:樊兆远, 曹世勤, 骆惠生, 金社林,,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08
通过对甘谷县1980-2004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流行动态预测回归模型Y=-2.074 72+0.242 533 X1+0.067 44 X2-0.009 1 X3+0.011 865 X4+0.090 152 X5。经回...
[期刊论文] 作者:凌单丹,宁应之,吕方,金社林,张大为,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2020
根据学生特点及相关教学要求,拓展、创新《植物保护技术》教学内容,增加了农业害虫大猿叶甲的饲养与观察作为对原实验"十字花科害虫形态及为害状观察"的补充实验。该实验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万安民,吴立人,金社林,姚革,王保通,,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03
条中32号(原Hybrid46致病类型3,简称HY-3)是1991年首次在青海湟中的小麦品种红阿勃上采集到的.从其毒性基因谱、对生产品种的致病范围和近年来的出现频率衡量,预测其在以后一...
[期刊论文] 作者:曹世勤,金明安,金社林,贾秋珍,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03
2002年小麦条锈病在甘肃省大流行,部分地区特大流行,发生面积大约86.67万hm2.通过调查和分析,认为以条中32号为代表的Hy和水源致病类群新毒性类型的上升所导致的品种抗病性丧...
[期刊论文] 作者: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金明安, 来源: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2003
报道了2000-2001年对甘肃省335份条锈菌样的监测结果.共监测出28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其中能够明确归类的329份,占98.2%;两年间小种变化总趋势基本相同,仍以Hybrid46及水源...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建国,杨凤珍,杜蕙,金社林,张新瑞,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18
为了明确甘肃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与交配型的结构组成,采用单基因鉴别寄主测定了甘肃4个典型生态区57株玉米大斑病菌的抗、感反应型,对峙培养显微观测法测定了它们与标准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