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红楼梦》中有薛蟠把唐寅误认为“庚黄”的细节描写,与《坚瓠集》的某条记载相似,有人认为这是“暗合”,笔者却认为“相似”的不只一条,很可能是曹雪芹读过《坚瓠集》,...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88
江苏高邮是宋代著名词人秦观诞生之地。今高邮县城东北角有一座颇为壮观的“文游台”,据《高邮州志》记载,北宋元丰年间,苏轼过高邮时,曾与秦观、孙觉,王巩载酒论文于此,“时郡守以群贤毕集,故曰文游台”.据南宋应武《重修文游台》所载,......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88
北宋著名词人秦观予宋元符三年(1100)辞世后,其子秦湛于政和年间将秦观灵柩迁葬于无锡惠山。墓旁有亭,亭刻建炎四年(1130)追赠秦观为龙.图阁学士的敕文和黄庭坚颂秦观的诗。宋代末年,诗人张理曾有诗咏之:“九峰朝暮云,摇落少游坟,野蔓碑全没,晴庵磐亦闻。洞偏泉路细,松折鹤巢......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89
【正】 宋元符三年(1100)八月十二日,被苏轼誉为“才识学问为当世第一”的秦观病逝于广西藤州.秦观的不朽诗词与不幸遭遇,赢得了世人的无比推崇和无限同情;在他所贬谪过的地...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高校教育管理 年份:1985
【正】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这就决定了人们性格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的人,其性格必然具...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07
在现代作家中,不少人对豆腐情有独钟,曾专文写过豆腐.如梁实秋、周作人、郭风、林海音、黄苗子、林斤澜、忆明珠、高晓声等,但对豆腐反复咏吟、再三讴歌的,似乎只是汪曾祺先...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8
近闻日本庆应大学藏有蒲松龄著《聊斋随笔录·对联集萃》(下简称《集萃》),甚喜,函致盛伟先生索得影印件观之。然读罢,发现似曾相识联不少,再经检索,可疑之处更多,仅就手头资料与......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长江文化论丛 年份:2011
郑和下西洋是明永乐、宣德时外交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质是明王朝与西洋诸国进行确认、持续、巩固和扩展朝贡关系的一次大规模外交活动。下西洋期间,和平与战争并存,友好...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年份:2016
南京博物院所藏之《春草堂诗订》,是高凤翰仅存于世的手订诗集稿本,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海内孤本。《春草堂诗订》上下六辑、录诗211篇,其时间跨度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三十...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湖南文学 年份:2004
汪曾祺为什么被西南联大开除别解在陆建华先生所著的《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中,陆建华首次向外界公开披露了汪曾祺被西南联大开除的事,这本书是全国第一本关于...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8
近闻日本庆应大学藏有蒲松龄著《聊斋随笔录·对联集萃》(下简称《集萃》),甚喜,函致盛伟先生索得影印件观之。然读罢,发现似曾相识联不少,再经检索,可疑之处更多,仅就手头资料与《集......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特别健康·上半月 年份:2016
酒精与妖精  1991年4月,汪曾祺到云南采风,一路上,他谐语雅谑脱口而出,十五天的行程欢声笑语不断:  在泼水节上,汪曾祺被浇成了落汤鸡,他开心地说:“我被祝福得淋漓尽致。”  在登山时扭了脚,汪曾祺无奈,只得拄杖跛行,先生自嘲云:“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喝饮料时,......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安徽文学 年份:2017
一  昆明是汪曾祺的第二故乡。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生涯,奠定和孕育了他的人生观念、独立思想、审美情趣及文艺学养;并进一步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几十年后戴上“酒仙”之桂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汪曾祺先生于《昆明旅食忆旧》一诗中,开头首句说的就是酒——“重......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大众文学 年份:2009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时30分,著名江苏籍作家汪曾祺于北京逝世,仿佛只是前几天的事,其实已距今十二年矣。为了写关于他的一本书,重读了他十二年前临去世前那半年的作品,我越读分外神伤,愈看感触尤深。1997年1月至5月的一百多天里,汪曾祺以七十七岁的体弱多病之躯,竟然还......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来源:大众文化 年份:2012
汪曾祺把家乡话称为“母舌”,这个比喻很有意思。此喻是否系汪老之原创,我不知道,但他对“母舌”的运用之妙,阐述之精,无疑是文学界的一个突出现象,已在当代小说、散文创作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在汪曾祺的小说、散文中,人们不难发现他的“母舌”之迹,尤其是在那些以......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世南,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现在,金实秋同志在《倘...
[期刊论文] 作者:卞孝萱,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1
承郑奇先生介绍,我与金实秋先生相识,两人一见面就谈郑板桥,他告诉我,已将近两年来所撰写的研究郑板桥的文章,汇编为一册,书名为,不久出...
[报纸论文] 作者:丁帆,, 来源: 年份:
老友金实秋嘱我为他的新著《泡在酒里的老头儿——汪曾祺酒事广记》(广陵书社出版)写一个序,我欣然允诺,一是因为汪曾祺是我喜欢的一个有趣味的作家,二是因为此书专写汪曾老的饮酒...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 肖维琪,,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文游台,位于扬州市高邮县城东北角泰山庙后,旧传苏东坡与秦少游、孙莘老,王定国载酒论文于此,“时守以群贤毕至,扁曰文游”。据《高邮州志》记载,文游台建于北宋元丰...
[期刊论文] 作者:金实秋,萧维琪,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77
“四人帮”及其所代表的地主资产阶级在文化领域里积极渗透封、资、修的思想毒素,妄图把文化领域当作他们颠复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舆论阵地。我们必须从巩固无产阶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