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脓毒症能引起机体微循环改变,而其改变对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脓毒症全身微循环的改变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为此,比利时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旨在明确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死葺墨的相关微循环指标。研究对象为本院重症监护室严重脓毒......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最近,加拿大研究人员对7个来自加拿大和2个分别来自英国和美国的队列研究中的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服用高效他汀类药物是否会增加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风险。主要评价指标为因AKI而住院患者的住院率。研究对象为1997年1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期间首次开始......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最近,德国学者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旨在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脓毒症与非脓毒症患者远期神经行为学、脑形态学和脑电图方面的变化。研究人员以现有数据库中的健康者作为对照,对25例从ICU出院的脓毒症患者和19例非脓毒症患者随访6—24个月,进行脑部形态学、标准脑......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审校),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虽然近年来复苏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但目前仍不清楚住院患者心搏骤停后的生存率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是否也有所提高。为此,美国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对象为2000年至2009年374家医院中发生的院内心搏骤停患者,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患者出院时的生存率变化趋势。结......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最近韩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评价输血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影响。研究对象为来自韩国22家教学医院重症监护中心的1054例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其中有407例患者(38.6%)接受了输血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审校),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既往研究发现,脉压作为动脉僵硬度的指标,可以作为一般人群和高血压人群心房颤动(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但是目前尚不清楚脉压能否很好地预测新发房颤,为此挪威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该研究共纳入8810例高血压伴有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诊断)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无房颤病史。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心搏骤停复苏成功后,血液的高凝状态可能会导致终末期器官功能障碍。最近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旨在了解心搏骤停患者入院后凝血酶-抗凝血酶(TAT)水平与存活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之间是否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审校),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更容易发生心搏骤停,如果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CPR),心搏骤停患儿的预后将会明显改善。为此,最近有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以评价一个CPR培训软件(CPR Anytimetm Kit)的培训效果。在患儿出院前,研究人员向患儿父母提供此软件,并在出院后1、3、6个月和......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机体对缺氧和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最近,德国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了解脓毒症患者HIF-10tmRNA及其下游靶基因肾上腺髓质素(ADM)和p2整合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脓毒症是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有研究表明,脓毒症患者存在淋巴细胞功能障碍,导致其院内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增高。白细胞介素-7(IL-7)能够激活淋巴细胞功能,......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审校),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的预后往往很差,而心肺复苏(CPR)及其后最初几个小时的干预尤其重要。有研究表明低温疗法对心搏骤停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可能是有益的,为此,奥地利学者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以评价低温疗法对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文献纳入标准为:所有有......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β受体阻滞剂能控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心率并减轻β肾上腺素受体过度兴奋给机体造成的危害。但是β受体阻滞剂有可能会增加心血管功能失代偿的发生,因此尚未常规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为此,意大利学者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旨在评价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对脓毒性休......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达比加群是一种口服的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来说,它是华法林的一种有效替代药物,但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能有效地替代华法林用于治疗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患者。为此,加拿大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研究对象为7d内接受过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审校),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对于能获取公共场所除颤器的院外心搏骤停患者,旁观者可以实施常规心肺复苏(CPR)或实施单纯胸外按压的CPR,但目前尚不清楚哪种方法效果更好。为此,日本学者进行了一项基于全国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由旁观者发现并进行CP......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了解创伤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人员对2005年至2010年期间收住于市区一级创伤中心的所有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2005年至2010年期间共有16540例创伤患者住院,其中有128例患者有过跌倒(0.8%)。创伤患......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脓毒症救治指南建议使用去甲肾上腺素(NE)或多巴胺作为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首选血管活性药物,而将血管加压素作为一种辅助性血管活性药物。最近,美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价单独应用血管加压素能否使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最近,加拿大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了解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两种降压药与非甾体类抗炎药(NASIDs)联合应用是否会增加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风险。研究对象为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库中记录的1997年至2008年......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以往的病例报告提示,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增加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风险,为此,美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以了解单独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或联合应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是否会增加患者AKI的发病风险。研究对象为美国2001年至2011年间IM......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最近,伊朗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旨在评价含血小板的敷料对烧伤创面的疗效。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21日至9月21日期间住院的50例烧伤患者。为了排除个体间的差异,研究人员在同一患者的对称部位分别使用含血小板或磺胺嘧啶银的敷料包扎,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
[期刊论文] 作者:罗红敏(编译),胡森(编译),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2013
已有研究指出,非空腹残余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都是缺血性心脏病(IHD)的高危因素,但目前尚不清楚它们是否能引起低程度的炎症反应。因此,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就该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人员对来自3个研究项目的6060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10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