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4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丁艳飞,白登海,许诚,,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2
大定源是地面瞬变电磁观测的主要方式之一,该方式在大深度、高密度的面积测量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当接收点偏离发射框中心时,由于场源的非对称性(即框边影响),数据处理和解释...
[期刊论文] 作者:许诚,白登海,丁艳飞,,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0
本文论述一种测量大地电导率的电磁感应方法.通有交变电流的磁偶极子会在大地中产生一次磁场和二次磁场.在低感应数的条件下,大地电导率与一次磁场和二次磁场的比值是一种简...
[期刊论文] 作者:肖鹏飞,白登海,Ivan. M. Varentsov,刘美,,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0
长周期大地电磁(LMT)是基于常规MT理论发展起来的电磁测深技术,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较厚、视电阻率较低,应用LMT方法能够弥补常规MT仪器对低频信号响应的不足,获得有用的深部信...
[期刊论文] 作者:牛海金,宋新华,陈永新,白登海, 来源:中国煤炭 年份:2005
为探测3号煤层采空区的积水情况,晋城煤业集团公司在凤凰山矿95313工作面进行了地面高精度、高分辨瞬变电磁(TEM)探测试验.根据探测结果进行了排水处理....
[期刊论文] 作者:薛帅,白登海,唐静,马晓冰,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7
本文将大地电磁场分解为一次场和二次场,应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大地电磁二次场,并引入各向异性最佳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作为二次场边界条件,实现了耦合PML吸收边界条......
[会议论文] 作者:孙洁, 晋光文, 白登海, 王立凤,, 来源: 年份:2004
“川西—藏东地区大地电磁(MT)探测研究”课题是“川滇地区活动地块的深部结构与强震活动的关系”专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MT方法获取研究区在十几米—上地幔范围内电导...
[期刊论文] 作者:白登海, 廖志杰, 赵国泽, 王绪本,,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4
云南腾冲县热海热田位于县城西南18km,地理座标为:24°57.5′N/98°26.5′E,海拔约1600m.该地热田地热显示强烈,是我国著名的沸泉群和喷汽孔区,沸泉温度为96℃.热泉排放H...
[期刊论文] 作者:王立凤,晋光文,孙洁,白登海, 来源: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年份:2000
论述了不变量为整体或全局所共有的约束关系与旋转不变量在地球电性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性。根据电磁响应函数的旋转特性 ,提出了几个基本的旋转不变量 ,也由此导出了其它一些旋...
[期刊论文] 作者:孙洁, 晋光文, 白登海, 王立凤,,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3
用Mohr圆分析法对川西—藏东全测区 76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测区以 2D区域构造为主要特征 ,横向各向异性不太强 ;区域构造走向大致呈近SN向 ,最大偏...
[期刊论文] 作者:王立凤,晋光文,孙洁,白登海,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2001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大地电磁阻抗张量畸变分解方法 .引入 3d/2d模型 ,使得全畸变的大地电磁阻抗张量被简化 .通过对比Swift旋转和Bahr分解后的资料 ,用联系二者的畸变矩阵表示...
[期刊论文] 作者:晋光文,孙洁,白登海,王立凤,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3
根据Swift和Bahr的分解结果,得到准三维/二维模型的区域构造和各个畸变因子, 应用于川西-藏东MT剖面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构造特点为浅部比较简单,深部相对复杂;以雅...
[期刊论文] 作者:孙洁,晋光文,白登海,王立凤, 来源: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年份:2003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简称MT)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进行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研究,得到了该区具有特殊的电性结构特征,探测结果清晰揭示出:(i)鲜水河断裂带是一条规模巨大的岩石圈断裂,它是川滇菱形块体的重要边界断裂;(ii)测区为强震多发区,断裂两侧块体......
[期刊论文] 作者:孙洁,晋光文,白登海,王立凤, 来源:中国科学D辑 年份:2004
Sounding and study on electrical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within the eastern border regio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by using the magnetotelluric...
[期刊论文] 作者:孙洁,晋光文,白登海,王立凤,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3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论文] 作者:肖鹏飞,白登海,Ivan.M.Varentsov,刘美,孔祥儒,,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0
长周期大地电磁(LMT)是基于常规MT理论发展起来的电磁测深技术,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较厚、视电阻率较低,应用LMT方法能够弥补常规MT仪器对低频信号响应的不足,获得有用的深部...
[会议论文] 作者:孙洁,晋光文,白登海,王立凤,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3
Mohr圆分析是大地电磁(简称MT)资料的一种定性解释方法.它以阻抗张量的各种旋转不变量及其组合作为基本参数,可以直观、明确地显示电性构造的维数、2维偏离度、各向异性、走...
[期刊论文] 作者:白登海,蒋邦本,张丽,孔祥儒,高文,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3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古生代古亚洲洋闭合、中朝和西伯利亚块体碰撞区的中东段.本文分析了赤峰—东乌旗长约400km的剖面上12个点的大地电磁(MT)资料,介绍了数据处理方法,讨论了研...
[期刊论文] 作者:白登海,腾吉文,马晓冰,孔祥儒,, 来源:中国基础科学 年份:2011
本研究通过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及周围地区连续6年的大地电磁观测,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的初步认识。结果发现,在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巨大的中下地壳低阻异常带,理...
[会议论文] 作者:白登海,乔森,姜朝松,孙洁,Maxwell A.Meju,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3
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在最近20多年来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热点.至今国内外发表的和未发表的相关论著浩如烟海,模型众多,观点林立.然而,纵观其研究历史和目前的研究现状,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研究程度以及认识水平仍然处于"瞎子摸象"的阶段,它的真实面貌远远超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白登海,Maxwell A Meju,卢健,王立凤,何兆海,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3
给出了一种时间域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的数值计算方法 ,利用该方法可以容易地求出中心方式的全程视电阻率 .根据中心方式磁场垂直分量时间变化率 Bz T的核函数Y′(Z)的表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