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静,王宁遂,邓兵,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份:1994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MseⅠ酶解分析,发现我国人群凝血因子IX(FlX)基因5’侧翼-698位核苷酸存在MseI多态性,该多态性由83bp/58bp+25bp组成。在受检的118个FIX基因中,二者基因频率分别为0.635和0.365,多态性信息量为0.463。此系......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遂,邓兵,朱静,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份:1995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因子IX(FIX)基因外显子8的481bpDNA片段,并利用双链DNA循环测序,对两例血友病乙FIX基因缺陷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两例都发生在31119位的碱基替换,G(CGA)→A(CAA)。该突变为FIX基因CG双核苷酸突变热点,改变了......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遂,邓兵,朱静,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1994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Bstu Ⅰ酶解技术,对109条X染色体上因子Ⅸ基因内含子I第192位核苷酸A和G的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人因子Ⅸ-192A和G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81和0.19,女性杂合子频率为0.31。该发现有利于我国血友病B携带者筛查和产前基因诊断。......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遂,邓兵,朱静, 来源: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遂,雷培芸,张锦, 来源: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1988
近20年来,随着化疗的进展,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已明显提高。但是,脑膜白血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据报道,小儿急淋脑膜白血病的发病率已达50~75%,并成为小儿急性白血病复发...
[期刊论文] 作者:徐酉华,王宁遂,陆玲玲, 来源:重庆医药 年份:1990
黑热病是由黑热病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16个省市),四川省为非流行区,但少数县有黑热病散发。现将我院(1956~1987年)收......
[期刊论文] 作者:钟家蓉,王宁遂,邓兵, 来源: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1994
目前认为,HBV-DNA是反映HBV感染最直接的指标,聚合酶链反应(PCR)是检测HBV-DNA最敏感、最特异而简便的方法。为进一步了解HBV感染者血清学变化与HBV-DNA的关系,以便更准确地...
[期刊论文] 作者:张静(审校者),王宁遂(指导者),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1999
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全球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原因。本文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分型、分布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指出疫苗研制的重要性。...
[期刊论文] 作者:张静,王宁遂,邓兵,朱静,, 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年份:2007
目的:通过对轮状病毒脂质体DNA疫苗体内免疫应答研究,寻找轮状病毒DNA疫苗理想的免疫佐剂.方法:脂质体包被的轮状病毒基因疫苗pcDNA1/VP7及裸DNA经肌肉注射及鼻粘膜两种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张静,王宁遂,邓兵,朱静,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4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途径接种轮状病毒DNA疫苗所诱导的体内免疫应答,寻找其适合的免疫途径.方法:轮状病毒基因疫苗pcDNA1/VP7经肌肉注射及鼻粘膜两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利用EL...
[期刊论文] 作者:姚慧臣,王宁遂,徐酉华, 来源:中国小儿血液 年份:2001
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病,髓系白血病的发病数低于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白血病的基因改变已经通过细胞遗传学分析证实,然而...
[期刊论文] 作者:姚慧臣,王宁遂,徐酉华, 来源:中国小儿血液 年份:200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病人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而是由于体细胞的基因突变.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和白血病发生的关系密切[1].基因分析对于了解白血病...
[期刊论文] 作者:姚慧臣,王宁遂,徐酉华, 来源: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年份:2000
霍奇金病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和放疗。进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改进,疗效有了显著提高。本文就其发病机制、临床分期方法、预后相关指标、治疗进展及继发......
[期刊论文] 作者:张静,王宁遂,邓兵,朱静,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年份:2001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 1998~ 2 0 0 0年度秋冬季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婴幼儿腹泻便样中的编码轮状病毒VP7蛋白的全基...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遂,邓兵,SH Chen,AR Thompson, 来源:重庆医药 年份:1991
本文于1988~1990年根据IX因子凝血功能和抗原水平的特殊改变,选择性地利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对5个血友病B家庭的基因缺陷进行了研究.先后发现5种...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遂(审校者),吴仕孝(其他),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年份:1982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遂,吴仕孝,邱琪宝,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份:1982
[期刊论文] 作者:张锦,耿一平,王宁遂,邓兵,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份:1988
本文报告3例CS 型与8例一般非缺失型HbH 病基因型和临床研究结果。CS 型的贫血表现、黄疸及脾脏肿大程度较非缺失型严重。...
[期刊论文] 作者:姚慧臣,王宁遂,徐酉华,李欣, 来源:中国小儿血液 年份:2002
目前血小板自身抗体的测定方法较为复杂,同时需要较多的血量,因此给儿科临床应用带来一定困难.本文拟应用流式细胞术建立一种简便、快捷、敏感的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方法.应...
[期刊论文] 作者:姚慧臣,李建国,王宁遂,徐酉华, 来源: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年份:2001
本文描述了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最常见分子遗传学改变,同时分析了分子改变与治疗的关系.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EL-AML1基因融合和超二倍体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应用弱强度化疗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