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69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鸿,汤永禄, 来源:中国马铃薯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黄钢, 汤永禄,,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06
以连续四年小区试验和多年多点同田大区对比试验为基础.分析了精量露播小麦的群体质量。精量露播栽培小麦表现出明显的早发生长优势、根系生长优势和持续生长优势.这三大生长优......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黄钢, 来源: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以绵阳26号、89-107为材料在川西平原的广泛市连山镇进行定位试验和比较研究表明:免耕覆草栽培能量增强小麦分蘖力,改善个与群体质量,促进增产,省工节本,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培肥......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黄钢,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黄钢,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2002
一、春播栽培的意义及代表品种'稻--麦'、'稻--油'栽培是四川盆地特别是盆西平原两季田主体种植模式,但经济效益不高,高产条件下亩(1亩=1/15公顷,下同)纯收...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黄钢,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03
免耕露播稻草覆盖栽培小麦的次生根数量、单株根系总长和根重均显著高于翻耕小麦,且在不同生育阶段根系活力均明显增强;免耕露播使小麦分蘖增多,尤其是芽鞘蘖、低节位蘖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黄钢,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张大学,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1997年和1998年,在丘陵旱地进行栽培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干旱对旱地小麦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干旱年处理平均产量比丰水年下降了28.1%,但减产幅度在品种之间又存在显著差异,即强......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黄钢,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0
1994~1999年,以四川稻茬麦在种植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和生产示范表明,在小窝密植技术和免少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麦精量露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保温、调湿、改良和培肥土壤、抑......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宗辉, 来源:农产品市场 年份:2021
据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汤永禄介绍,由于四川盆地阴雨天多,湿度大,光照不足,导致小麦病虫害高发,影响了小麦产量。2019年,广汉小麦平均亩产365公斤。  今年5月,在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几亩小...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袁礼勋,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99
1997~1998年,在四川三个主要生态麦区就综合性农艺措施对小麦品种“川麦28”产量的影响进行多因素综合试验,结果表明:(1)栽培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因不同生态环境而异。盆西平原麦区播期〉N肥〉......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李跃建, 来源: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1998-1999年,在罗江县丘陵旱地和广汉市平原稻茬麦田进行小麦地膜覆盖栽培的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结果表明:(1)丘陵旱地膜际栽培有显著的抗旱保墒作用,其产增收效果显著,增产1551.0kg/hm^2,增幅达38.4%,纯收益达1556.0hm^2。平......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袁礼勋,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1998
针对西平原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整地播种质量差,高产栽培技术因费工费时而较难到位,分蘖偏弱,基本苗过高,群体质量差,地力下降等,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研究室开展了以培肥地力......
[期刊论文] 作者:袁礼勋,汤永禄,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00
选择四川在性强弱不同的小麦新品种,于1996 ̄1998年在盆西平原稻茬麦田进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1)小麦产量的播期效应因品种春性强弱和年份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别。强春性早熟品种对迟播有较好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李朝苏,,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2012
小麦是四川省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单产已从2001年的230kg/亩增至2012年的288kg/亩;总产从518万吨增至560万吨。...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陈启元,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0
设计5种三熟复种新模式,即“中早熟水稻-生菜-小麦”、“中早熟水稻-大豆-小麦”、“中早熟水稻-玉米//甘薯-小麦”、“中迟稻水稻-莴笋/油菜”“我中迟稻水稻-马铃薯/油菜”,以“水稻-小麦”......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袁礼勋,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1999
在广汉市连山镇棉花一社,以绵阳26号,89-107为材料,进行定位试验和比较研究表明,免耕覆草栽培能显著增强小麦分蘖力,改善个体怀群体质量,促进增产,省工节本,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培肥......
[会议论文] 作者:汤永禄;李朝苏;, 来源:2007年亚太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7
众所周知,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简称CT)最早始于美国,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耕作措施改革解决因西部大开发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其技术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上世...
[期刊论文] 作者:魏会廷,汤永禄,,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年份:2016
一、选择抗病虫高产品种从控制性试验和生产实践结果来看,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且产量潜力突出的仅有川麦104、绵麦367、蜀麦969等少数几个品种,高产攻关田单产均在600公斤/亩...
[期刊论文] 作者:汤永禄,黄钢,郑家国,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2003
以密度为主处理(基本苗22,27,33万/667m~23个水平),施氮量为副处理(纯氮0,4,8,12kg/667m~24个水平),对川西平原春播小麦进行密肥试验,结果表明:(1)低密度平均产量显著低于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