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志忠, 来源: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本文以李瑛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诗歌创作为考查重点 ,分析了李瑛诗歌从为战士们歌唱到反观生命本性的诗歌视角的转移 ,追溯了生命尺度在现代主义诗歌中的凸现和李瑛诗歌中...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杰,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7
生命价值的赞歌——李瑛诗《珍珠》赏析□刘士杰我国咏物诗的传统就是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寄托诗人的志趣。李瑛的这首《珍珠》,继承了咏物诗托物言志的传统,借所咏之珍珠,寄托诗...
[期刊论文] 作者:周梓煜,, 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年份:2013
在当代中国,艾青、郑敏等许多诗人都出版了大量的诗集,但比较起来,李瑛出版的诗集数量最多。几十年来,他诗心不老,勤奋创作,出版了约60部诗集,而且有不少名篇成为了不同时期...
[期刊论文] 作者:冯永杰, 来源:鸭绿江·华夏诗歌 年份:2021
2019年3月28日晚,一条微信向我传递了我国新诗泰斗李瑛老师逝世的消息。尽管对此我已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心里还是一时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我早在1965年就与李瑛老师建立了联系。那时,我在空军航空兵某师服役。当时,李瑛老师还是《解放军文艺》的诗歌编辑。他看了我在...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丛扬;周岩;吴开晋,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3
李瑛的诗,在艺术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注意用形象和图画说话。在其它文章中,我们曾论述过李瑛“以画写情”的抒情方式,他是很注意画面的选择和创造的。...但是,画面是由形象构成的,从“形象”的角度看,李瑛的诗又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并显示出了创造形象的才能和本领。从李瑛三十余年的创作实践中,...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1987
1974年,李瑛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林学系,现在西北林学院经济林教研室任助教,系中共党员。李瑛毕业后至1982年这段时间,一直在火地(?)教学实验林场工作。他针对生漆验收工作中存...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11
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和总政宣传部今天在京联合召开李瑛诗歌创作座谈会。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出席会议并讲话。李瑛同志是新中国享有盛誉的杰出诗人。在长达68年...
[期刊论文] 作者:杨筱卿, 来源:中外管理 年份:2016
在面对《中外管理》记者“如何知道自己错了”的提问时,李瑛不假思索地如是回答。  在24岁的年纪,大多数毕业生才初渉职场,而李瑛已升任总经理,负责互联网企业艺龙一家分公司的全部运作。...如今,10多年过去了,从艺龙分公司总经理,到传统大型软件企业书生集团总监,到中国最大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高级经理,再到创业公司纳人的联合创始人,李瑛的管理方式在不断变化,而这源于她不断总结,不断...
[期刊论文] 作者:孟泽,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02
李瑛是我国著名的军旅诗人,被称为“军心”。这一称谓,是对诗人无以复加的尊崇,也为我们客观地总结李瑛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概括,一种可以引伸开来的恰当诠释。李瑛60年笔耕不...
[期刊论文] 作者:余玮,, 来源:金秋 年份:2014
诗人李瑛作为共和国的歌手,化激情为灵感,他的作品渗透了自己的生命体验,他的诗乃是“一个老人/含着激动的泪光/歌唱”。...
[期刊论文] 作者:楚水, 来源:神州 年份:2016
诗人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尺度.对中国诗歌绝对自信的老诗人李瑛老师认为,伟大的诗人能够提高一个民族的审美程度,如普希金之与俄罗斯.端午节前夕,能够有机会和军旅诗人、李瑛老...
[期刊论文] 作者:杨文琴,, 来源:文学前沿 年份:2002
李瑛是一位有着五十余年创作经验的老诗人,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与艺术风格,于中国现代诗坛的风云际会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李瑛的创作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长期表...
[期刊论文] 作者:颜同林,, 来源: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6
在意象生成、意象分类、意象建构模式等层面.李瑛诗歌创作呈现出重视意象性、主体意象稳定、抒情模式化等特征,其中意象...
[期刊论文] 作者:红孩,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4
20 0 2年末 ,著名诗人李瑛将他新近出版的一本文艺理论集《诗美的追寻》送给我 ,使我有机会能集中地将他近年对诗歌以及与文艺有关的问题的思考进行审视。过去 ,我同李瑛先生...
[期刊论文] 作者:乔军豫,, 来源:厦门文学 年份:2012
我国著名诗人李瑛在经历了事态万象和人生的诸多苦难和磨练之后,近年来的诗作愈发渗透出对历史、人生、生命等多维向度的哲理思考,读之更觉有深度,更能发人深省.诗人思索人生...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丛杨,周岩,吴开晋,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①诗人李瑛忠实于使命,他从不信手成篇。他的每一首诗,几乎都是经过了相当的磨炼才拿出来发表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李瑛(1926~ ),河北丰润县人。1943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45年夏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49年带笔从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新华社部队总分社记者,后任《解放军文艺》社长、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瑛,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楚水, 来源:神州 年份:2016
无论选择怎样的语言去面对一位真正的诗人,都是一种困难,甚至是一种艰难与痛苦.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李瑛老师,感触最深的就是老人家握笔的颤动十分厉害的手,甚至连签下自己的名...
[期刊论文] 作者:王泉,,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李瑛的南海题材诗歌表现了人与海的相互依存,凸显了家国同构的中国文化传统;同时,以时空观念看待南海,恢复了长期以来被陆地意识所遮蔽的海洋视野,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具有不容忽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