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于薇,,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7
晁福林教授:今天,我们来对周代宗法制问题在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宗法制是周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到,“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高瑞瑞,,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16
:您长期从事先秦史的研究工作,从您的著作来看,您的研究范围相当广阔,涉及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并对先秦时期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其发展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曹建国, 张玖青,,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8
上博简《孔子诗论》评析《诗.兔爰》篇"不奉时"之语,晁福林先生认为应理解为是对于此诗不遵奉"天命(时命)"的批评。而《兔爰》篇以默求容的处世态度与孔子强调"邦无道免于刑...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邹兆辰,,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6
(一)■:晁老师,您在先秦史研究领域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对于先秦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多论述,并有许多新见解。今天很高兴与您一起讨论一些有关您的学术经历...
[期刊论文] 作者:隋唐,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7
著名先秦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原主任晁福林教授。已于2007年11月7日正式调入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工作。与此同时,苏州大学先秦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宣告成立。晁福林教授现...
[期刊论文] 作者:李君娜,李耕拓, 来源:当代教育 年份:2016
晁福林先生主编的大学历史系教材《中国古代史》上册存在着少量失误,本文对此进行举例和辨正....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鑫,,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2015
近代以来,面对西学大潮,传统史学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批史家在史学转型的道路上筚路蓝缕,既吸收西方的科学精神,又继承旧学之传统。时至今日,仍有学者继续前人的学术...
[期刊论文] 作者:叶晨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2
《社会科学辑刊》八一年一期载晁福林同志《关于“鎑彼南亩”》,读后对其送饭给农夫吃的解释,有疑义。《甫田》、《大田》反映的是西周农事,当时在大面积土地上耕作的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考古 年份:1990
晁福林同志1986年在《考古》10期发表《评介》;王宇信同志1987年在《人文杂志》3期发表《科学发掘甲...
[期刊论文] 作者:谢乃和,,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2013
晁福林教授新著《天命与彝伦:先秦社会思想探研》是《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的续篇,新近入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2年3月由北京师...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新慧,,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05
晁福林教授所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1)一书,是在新的时期,对先秦社会形态及其本质内容——先秦社会性质的新的研究。一社会形态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性质、古史分期研究,是史...
[期刊论文] 作者:康桂英,李慧慧,,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11
(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一论文要目(一)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论文要目改铸历史:先秦时期“以史为鉴”观念的形成/晁福林/史学史研究/2010.219世纪中国学者关于历史演进的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邀请刘家和、晁福林等五位教授就“人类精神的觉醒”问题进行了笔谈。刘家和认为:《史记·三代世表》不包括三代先公和周厉王以后的周天子,这说明...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9
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与当时该国的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它不出自三桓,而是出自东门氏。“初税亩”只是谋划之中的事,并未能付诸实践。鲁国土地赋役制度的真正变革,是春秋晚期......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2
《盗跖》篇是庄子后学的重要著作。其体裁尽管是寓言,人物和情节皆为虚构,但其主体思想却是现实的反映。其思想意义在于对“内圣外王”观念的阐发,在于以睥睨一切的态度和勇...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9
战国相权是那个历史时期政治发展的一个关键。它实际上是战国时期的不同于传统的君权的补充。这种权力对于君权不造成威胁,不像西周春秋时期的卿权那样可以使君主易位,战国时期......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05
考古学研究应当既见“物”又见“人”,要透过“物”来研究“人”的精神面貌与特质。早期人类的思维方式经历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迈进,其进程可以分为蒙昧、混沌、理性三...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1996
从近代以来的民族学资料推测,原始时期的人生礼俗应当是相当繁富、相当庄重的。由于时代遥远和资料的匮乏,所以人们对于原始社会的各种状况所知甚少,对于那个时期的人生...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9
宗法制是对我国上古社会 (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社会制度。本文认为 ,宗族是氏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与氏族既有密切联系 ,又有区别 ,它并不与氏...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4
今年是白寿彝先生诞辰110周年,白先生是老一辈著名历史学家,是"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和《中国通史》编纂工作的主要主持者之一,是史学史学科的建立者,是民族史研究的开创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