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9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速,施守义,,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8
1862年雷诺(Raynaud)氏首先提出了由于间歇性肢端小动脉痉挛引起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此病导致局部皮肤苍白,继之紫绀、发红.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病因不明,称雷诺氏病,...
[期刊论文] 作者:杨磊,施守义,, 来源: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198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一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尤以关节损害为多见,而且近几年来,关于SLE残毀性关节损害的报告亦渐增多,预后亦较严重,故进一步提高对SLE关节损害...
[期刊论文] 作者:王月华,施守义,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9
患者男,54岁。手足等处皮肤反复水肿40余年,时伴呼吸困难、腹痛。...
[期刊论文] 作者:傅雅各,施守义,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52
[期刊论文] 作者:施守义,范俊华,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施守义,严云屏,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施守义,严云屏,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施守义,严云屏,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黄桂琴,施守义,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翁孟武,施守义,,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3
自1963年Burnham等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IF),在红斑狼疮(LE)患者的皮肤表皮和真皮连接处,发现有免疫球蛋白(Ig)呈带状沉积以来,已逐渐应用于临床.这对LE、大疱性皮肤病等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施守义,孙鹤龄,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58
[期刊论文] 作者:施守义,秦芝九,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年份:1955
[期刊论文] 作者:А.А.Порошина,施守义,秦芝九,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年份:1957
[期刊论文] 作者:谭梅尊,施守义,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年份:1958
[期刊论文] 作者:施守义,邱丙森,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明,施守义,刘永昌,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1
用单光子CT201铊心肌显像和超声心动图,对11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冷刺激后的心肌血流灌注和心功能进行了研究.雷诺现象(RP)组6例,冷刺激诱发RP时,5例有大小不一、程度不等、单发或多发的心肌缺血区.3-4小时后,有3例(PSS.MCTD.UCTD各1例)的缺血区完全消失,2例(S......
[期刊论文] 作者:施守义,康克非,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0
甲砜霉素是具有抗菌效能的,免疫抑制药。近3年来我们用以试治脓疱型银屑病、系统型和盘状红斑性狼疮、寻常型天疱疮等25例。现作初步报道。...
[期刊论文] 作者:廖康煌,施守义,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4
胰高糖素瘤综合征(Glucagonorna Syndrome)又称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Necrolytic migratory erytherria)①,是一种罕见的由胰腺α细胞肿瘤分泌大量胰高糖素所引起....
[期刊论文] 作者:施守义,冯嘉福,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58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学军,翁孟武,施守义,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4
免疫印迹和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5例大疱性系统红斑狼疮(BSLE)血清,对照为 5例获得性大疤性表皮松解症(EBA)、20例类天疱疮(BP)、20例SLE和10例正常人血清。结果表明,3例(3/5)BSLE血清结合盐裂皮肤真皮侧和真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