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治浩,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2004
一片丹心作奉献──访《化学通报》创始人戴安邦教授王治浩五月的南京,百花盛开,春意盎然,迎来了《化学通报》创刊60周年。在为60周年刊庆活动筹备之际,我奔赴《化学通报》的前身─—...
[期刊论文] 作者:束羽,, 来源:大学化学 年份:1991
1990年10月,由中国化学会、南京大学化学系共同主办的“祝贺高济字、戴安邦、裘家奎、倪则埙四位教授执教六十周年”活动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高济宇、戴安邦、裘家奎、倪则...
[期刊论文] 作者:罗勤慧, 来源:无机化学学报 年份:2000
本文为戴安邦教授及其学生们关于多碱化学的研究的回顾和总结 ,叙述了他的早期工作 ,Cr3+ 的水解聚合 ,富马酸和马来酸存在下Cr3+ 的水解聚合 ,及稀土离子的水解聚合。这项研...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宁怀, 来源:化学教学 年份:1999
德高望重的戴安邦院士于今年4月17日逝世了,噩耗传来,化学界沉浸在痛失良师的悲悼中.这里谨就一个化学教师受到戴老教泽的几件事缅怀敬爱的戴先生.五十年代末,戴老牵头和国内知名的无...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明,梁琨, 来源:化学教育 年份:2004
本文介绍了戴安邦先生对“全面的化学教育”理论的贡...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化学教育 年份:1999
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名誉院长、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戴安邦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4月17日14时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8岁。戴安...
[期刊论文] 作者:展树中,孟庆金,戴安邦,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95
氰桥配合物K[L_2FCr ̄(III)-NC-Cr ̄I(CN)_4NO]的合成与性质展树中,孟庆金,戴安邦(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10093)随着超分子化学的迅速发展 ̄[1],许多新型结构配合物和具有特殊功能的配合物相继被合成出来...
[期刊论文] 作者:江燕,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旬 年份:2004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场所。”初三化学实验学习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学习后受益匪浅。...
[期刊论文] 作者:苏培欣, 来源:中小学教育与管理 年份:2005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安邦,,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81
配位化学又名络合物化学。络合物的英文原名为Complex compounds,简称Complexes,原来是复杂化合物的意思,因为最初这些化合物多是由几种已经独立存在而稳定的化合物进一步结...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安邦,,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78
广义的酸碱包括的物质种类极为广泛,绝大多数化合物皆可看作是酸碱的加合物。所有的化学反应,除氧化还原反应而外,皆属酸碱反应。因此,酸碱的软硬概念和“硬亲硬、软亲软”...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安邦,, 来源:化学教育 年份:1988
无机化学的沿革化学开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矿物和其它无机物,所以最初化学的内容实际是无机化学。1828年德国化学家 W(?)hler 发现,氰酸铵加热即转变为尿素,即一个典型的有机...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安邦,,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金属鋁制件以鉻酸和磷酸盐溶液处理在表面上就生成一层絕緣薄层,可作塗料的底子。薄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磷酸鉻。磷酸鉻的制备和多形現象已經多人研究,但所报結果不少与...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安邦,, 来源:大学化学 年份:1989
只重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化学教...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安邦,,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85
我国高等学校各课的教学方式目前还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掌握能灵活运用的专门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安邦,,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85
在中国化学会的《无机化学命名原则》(以下简称《原则》)一书发行以后,笔者曾建议把有关配位化学的名词尽量地统一到《原则》的规范中来。《原则》把由配位键形成的化合...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安邦,, 来源:化学 年份:1950
本刊创刊於一九三四年,出版共二十八期,其中经过两次短期的停顿,第一次是因为抗战初起时的播迁,这一次是因为解放战事的进展,现在全国解放就要完成,随着来的将是经济与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安邦,,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92
配位化学理论是无机化学的最重要理论之一,可与有机化学的碳四面体学说相提并论。由瑞士化学家韦尔纳(A Werner)于1892年创建到今年(1992)适为一百年。为纪念配位理论的建立...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安邦,,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82
无机化学的现代化始于化学键理论的建立和新型仪器的应用,使无机化合物的研究由宏观深入微观,从而把它们的性质和反应同结构联系起来。又由于特种技术所需无机特种材料生产...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安邦, 来源:自然杂志 年份:1979
化学的发展是从无机物的研究开始的。最初的化学主要是无机化学。因为当时的人们相信有机物是动物和植物的产物,是由生命力的作用所产生,人工是无能为力的。在18世纪到19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