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王继波,刘玉兰,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1993
用荧光偏振法测定荧光素的荧光寿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在荧光素钠荧光强度最强时——激发波长490nm,发射波长515nm、pH值8.5、溶液浓度1.6×10~(-5)mol/L,测定荧光素钠溶...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彭庆平,何容根,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芋疫病(PhytophthoracotocasiaRacib.)为广州地区芋头栽培过程中发生最普遍而严重的病害。此病在当地整年皆可发生,尤以6~8月份高温多雨的盛夏季节发病为甚,在短时间内病害迅速蔓延。田间病害始发期、盛病期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彭庆平,何容根,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1992年春,广东花都市春花牛大面积暴发的一个国内尚未报道的新病害─—疮痂病。1993年此病在当地春花生继续猖獗危害,成为当地花生生产上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报道新病害两年来在当地的危......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何容根,彭庆平,,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92
花生疮痂病(Sphaceloma arachidis Bitauco-urt et jexkins)在国外1940年首次在巴西发现,以后阿根廷、日本亦相继报道.在我国,此病未见正式报道,在各产区的分布和发生为害情...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周伯扬,董群娟,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通过反复切片镜检,病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试验,现已查明,广州地区桃树流胶病可由两种子囊菌分别侵染所引致:一是Leptosphaeria pruni Woronichin;一是Cucuubitaria sp.他们与国内外报道的病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Physalospora persicae都不相同。前者为广......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吕文光,徐葆筠,, 来源:康复与疗养杂志 年份:1992
传统松花蛋是鲜鸭蛋在含氧化铅的碱性辅料作用下,通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而制成。铅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不宜食用。为此,我们研制了新配方,此配方含 MA、NB,MA,NB 中的 M、...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黎毓干,康必鉴,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广东稻曲菌厚垣孢子常温下存活期为5.5~6个月。温湿度对孢子存活期有明显影响,在4~6℃低温干燥条件下,存活期延至8个月以上;而在28℃以上高温高湿条件下,大为缩短,两个月内丧失发芽力。2%葡萄糖......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王继波,刘玉兰,田松龄,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1994
使用荧光素钠注射液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显影清晰度和显影持续时间是造影的重要质量指标,荧光猝灭作用直接影响造影质量。本文研究了浓度,酸度,温度及重金属离子与荧光猝灭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潘应元,张宝棣,王静兰,申黎青, 来源: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本文研究了土壤中铜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进行了仪器条件、消解方法和共存元素的影响等方面的试验。确定、采用硝酸—高氯酸(5:1)消解法手续简便、节省时间。一般含铜量...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宝棣,张声辉,于宏武,严璎,田盈仓,辛莉莉, 来源:青岛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本文研究了影响荧光素钠注射液的荧光强度的有关因素,如荧光激发波长、浓度、酸度、重金属离子等。结果表明,浓度为1.4×10-5~1.7×10-5mol·L(-1),pH 值为8~9的荧光素钠溶液受最...
[期刊论文] 作者:王继波, 刘玉兰, 孙衍增, 张宝棣, 曹登宫, 王永良,, 来源:广西轻工业 年份:1999
将研究的水产养殖增氧消毒剂在对虾育苗生产中进行了应用研究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增氧消毒剂能促使对虾蜕皮,用药8小时后蜕皮率达58%,增加幼虫活力;吸附沉淀有机悬浮物、氨氮及硫化......
[期刊论文] 作者:张声辉,张宝棣,于宏武,徐葆筠,严璎,田盈仑,李莉莉, 来源:青岛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9
研究了荧光素合成过程中浓硫酸的用量及其粗制品提纯方法的改良,并对其纯品进行了动物及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浓硫酸的最佳用量为6ml,反应速度可加快1/3;用氢氧化钠代替乙醇溶...
[期刊论文] 作者:康必鉴,黎毓干,任佩瑜,张宝棣,黄清珠,邓锡源, 来源:华南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1
1978—1979年用“中国鉴别品种”鉴定我省8个地区22个县市32个水稻品种上的60个稻瘟菌单孢菌株,区分为7群19个小种。 1980年又鉴定了我省8个地区15个县市22个水稻品种上的48...
[期刊论文] 作者:王继波, 刘玉兰, 孙衍增, 张宝棣, 曹登宫, 王永良, 江奕, 来源:广西轻工业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黎毓干,康必鉴,张宝棣,蓝毓涛,曾红蕾,马慧坤,谢考祥,李廷芳,,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6
稻曲病在我国早有发生,但以前为害不大,近几年来,随着杂交稻和“桂朝”等不少感病品种的推广,此病的发生为害已日益严重,成为水稻的一个重要病害。国内外对此病曾有一些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范怀忠,黎毓干,裴文益,张宝棣,何汉生,柯冲,高乔婉,孙齐菲,曾栋声,叶秉俊,吕秉潮,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65
水稻黄矮病,广东各地有称黄化病、黄萎病或黄叶病等。1964年秋季在广东和广西等地发生流行,主要发生在新推广的晚季矮秆品种和翻秋的早季矮秆品种上。这是一个病原不明的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