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寿绍文,励申申, 来源: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年份:1991
Diagnostic analysis of the balance of kinetic energy (KE) is made for a decaying onland typoon, its external torrential rain area and environment. Results show...
[期刊论文] 作者:励申申,寿绍文,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1997
用完全的散度风(VD)和旋转风(VR)动能收支方程对8116台风和8407台风以及8116台风与其外围暴雨区的关系作了讨论,结果表明:台风区的有效位能通过散度风动能(KD)转换为旋转风动能(KR),台风向区域外部输出功能,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李耀辉,寿绍文,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1999
利用中尺度有限区域模式MM4对1991年7月5-6日的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可靠的基础上,用模式输出的细多格动力协调资料,根据螺旋度理论分析了这次过程中的暴雨演变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励申申,寿绍文,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1995
对登陆后迅速消亡的8116号台风和登陆后长期维持不消的8407号台风的动能平衡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上部动能水平通量辐散和穿越等压线的运动使8116号台风迅速消亡,其中以正压过程为主;8407号......
[期刊论文] 作者:寿绍文,励申申,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本文分析了1979年5—7月季风试验(MONEX)期间的降水量场,指出了低纬地区降水量分布的若干特征及主要气流和地形对降水量场特征形成的影响。文中还分析了从降水量场反映的大气...
[期刊论文] 作者:岳彩军,寿绍文,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2002
结合1991年7月5日20时至6日20时一次典型的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实况资料,系统、细致地比较分析了实时分析的湿Q矢量散度场与同时次改进后的MM4(MMM4)模式实时分析输出场之间的...
[期刊论文] 作者:励申申,寿绍文,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1996
利用原始方程模式锋生环流诊断方程对1991年7月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锋面横向次级环流在低层是一个热力正环流,低空急流出口区的次级环流使锋面附近的上升......
[期刊论文] 作者:廖胜石, 寿绍文,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利用MM5模式对2003年7月4-5日一次江淮梅雨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暴雨与江淮地区对流层中低层中尺度低涡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尺度低涡与中尺度雨团相伴移动,...
[期刊论文] 作者:寿绍文,励申申,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1994
对一次登陆台风及其外围暴雨和环境的动能平衡以及天气尺度动能与中尺度扰动动能的转换进行了诊断分析,指出摩擦消耗和动能的水平输出是台风的主要能汇。台风消亡期间,外围暴雨......
[期刊论文] 作者:寿绍文,励申申,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1990
中尺度暴雨低涡主要位于800—700百帕等压面上,中心位于西南风和东北风急流之间,下方为反气旋环流,上方对流层高层亦为反气旋环流。低涡中心为下沉区,外围为上升带。暴雨低涡...
[期刊论文] 作者:寿绍文,励申申,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1996
1991年夏季江淮地区持续性暴雨过程中,降水强度的变化具有多周期性,逐日雨带呈南北向摆动。短时降水的变化与低空南风强弱变化及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强弱和锋生(消)等的短期变化相联......
[期刊论文] 作者:宋洁慧, 寿绍文,, 来源: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2004
本文根据宁波台塑项目环境评估工作所获取的气象资料,对宁波地区海陆风环流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向岸流(海风)在下午表现得最清楚,离岸流(陆风)在午夜表...
[期刊论文] 作者:姚秀萍,寿绍文,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1994
利用原始方程模式的Sawyer-Eliassen次级环流方程,对由5个爆发性发展的台风所合成的要素场进行了次级环流的诊断.结果表明,在各强迫项中,地转形变和非绝热加热强迫作用较大.大尺度......
[期刊论文] 作者:寿绍文,王祖锋,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1998
本文对1991年7月上旬贵州地区发生的几次暴雨过程的位涡场,Q矢量散度场以及相对螺旋度等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的发生发展与对流层高,低层温位涡(MPV)扰动和中层的负MPV的增强,Q矢......
[期刊论文] 作者:李耀辉,寿绍文,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2000
根据湿位涡(MPV)理论分析了1991年7月5 ̄6日的暴雨过程中700hPa高度上的湿位涡垂直部分MPV1和水平部分MPV2。结果显示,MPV1和MPV2的分布特征同对流层低层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中尺度气旋的发展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MPV1〉......
[期刊论文] 作者:抽彩军,寿绍文,等,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2002
本文针对1991年7月5日20时-6日20时一次江淮梅雨过程,计算了潜热的释放,并揭示出潜热具有以下特点:(1)在整个梅雨锋暴雨过程中有大量凝结潜热释放,且在梅雨锋暴雨的强盛时期潜热释......
[期刊论文] 作者:吴海英, 寿绍文,,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2002
通过对 1 991 - 0 7- 0 5T0 8— 0 7- 0 6- T2 0江淮流域的一次气旋发生发展过程的分析 ,讨论了在气旋发展的不同阶段高低层位涡场分布及垂直结构的演变特征 ,并从气旋发展过...
[期刊论文] 作者:林确略,寿绍文, 来源:气象研究与应用 年份:2012
利用常规、非常规气象资料,及高时空分辨率T639、mm5、NCEP资料,深入分析了两次华南前汛期暴雨天气过程(2010年“4.29”暴雨和2011年“5.12”暴雨)。基于这两次过程,对锋面、锋前暖......
[期刊论文] 作者:夏冠聪,寿绍文, 来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在对2005年7月11—12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M5数值模式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及客观分析对比表明,MM5基本上成功地再现...
[期刊论文] 作者:袁佳双,寿绍文, 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2002
从湿位涡的扰动量出发,来分析气旋发展过程中高低空位涡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层位涡扰动先于气旋并孤立于高层位涡扰动而存在,在气旋发生过程中,低层正值位涡扰动发展上伸,与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