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向珣朝,胡尚连,杨博文,曹颖, 来源: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年份:201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生物类课程的教学具体情况,开展如下探索:一是教学课堂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点的捕捉和培养,让兴趣变乐......
[期刊论文] 作者:杨博文,向珣朝,许顺菊,许亮,,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17
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是决定稻米(Oryza sativa)品质的重要基因。本研究在淀粉合成主效基因相同的遗传背景下,测定稻米理化指标和淀粉粘滞性(paste viscosity profile)谱,研...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丽,向珣朝,姚嫣萍,李丹,年翔,,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10
水稻顶小穗双粒突变体TS是花发育研究中重要的突变类型。该突变体在枝梗分化期的苞原基分化期和第1次枝梗原基分化期,TS幼穗和野生型幼穗的分化没有差异;而从第2次枝梗原基分...
[期刊论文] 作者:龙治坚, 胡尚连, 向珣朝, 陈红春,, 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年份:2017
借鉴于互联网思维,结合当前高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应该融入"互联网+"元素,侧重于加强平台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升平台师资队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季航,向珣朝,何立斌,李平,,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2006
用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5个母本(3个籼型恢复系绵恢725、蜀恢527和蜀恢881,1个美国粳稻Lemont及1个爪哇稻香大粒),与1个日本特早熟粳稻Kitaake杂交,得到不同类型的F1。5个F1及...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季航,向珣朝,何立斌,李平,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2005
用绵恢725、蜀恢527和蜀恢881三个籼型恢复系、1个美国稻Lemont和1个爪哇稻香大粒作母本,与1个日本特早熟粳稻Kitaake杂交,研究了5个杂种F1及其亲本的光合生理表现。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向珣朝,李季航,何立斌,李平,,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2007
ZmC4Ppc基因全长6781bp,PCR扩增时带型不清晰。重复性差,影响标记辅助选择的准确性。通过序列比对找到了该基因在玉米上存在而在水稻上不存在的特异片段,利用PrimerPremier5.0设...
[期刊论文] 作者:向珣朝,李平,何立斌,李季航,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5
综述了超高产水稻的光合特性、光抑制、光合性状的遗传规律和高光效材料的筛选等内容,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光抑制部位及其表现,光抑制的原因以及光抑制中热耗散的可能途径及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赵鹏,向珣朝,王岳辉,姚嫣平,,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8
[目的]了解新育籼型水稻不育系的秧苗素质。[方法]以G46A(CK1)、中九A(CK2)为对照不育系,从茎、叶和根的生长方面分析8个新育籼型水稻不育系的苗期生长势。[结果]除根长外,不育系......
[期刊论文] 作者:张楷正,向珣朝,王世全,李平, 来源:种子 年份:2006
试验利用水稻籼粳交偏籼后代的10份材料进行了花药培养效果研究,结果如下:不同株系间培养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出愈率和绿苗分化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N6、SK3培养基对籼粳交偏籼后...
[期刊论文] 作者:向珣朝,张楷正,李季航,李平,,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2006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构建的回交自交系(BIL)的10个株系在3种诱导培养基、1种分化培养基以及样株剪叶与否处理的结果表明,通用培养基(GM)不适合于籼粳交后代BIL的花药培养。N6和SK3......
[期刊论文] 作者:向珣朝,李季航,何立斌,李平,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2004
ZmC4Ppc基因全长6781 bp,PCR扩增时带型不清晰,重复性差,影响标记辅助选择的准确性.通过序列比对找到了该基因在玉米上存在而在水稻上不存在的特异片段,利用Primer Premier 5...
[期刊论文] 作者:许亮, 向珣朝, 龚明, 杨博文, 游惠,,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2017
为解决商品淀粉成本高的问题,以绵阳本地鲜马铃薯为原料,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究马铃薯淀粉提取工艺,以马铃薯淀粉得率为参考指标筛选出马铃薯淀粉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粉碎时间2min......
[期刊论文] 作者:韩珍琼,胡尚连,向珣朝,程道梅,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6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全面贯彻“强化基础训练、提高能力、实现综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五模块、四结合”的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论文] 作者:武玲,向珣朝,杨博文,许亮,颜李梅,,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7
为研究四川水稻高产理想株系穗部性状的遗传特性,并筛选出高产且综合农艺性状好的新材料,利用籼稻CG133R与爪哇稻22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对其单株有效穗、一次枝梗数...
[期刊论文] 作者:吴家富,杨博文,向珣朝,许亮,颜李梅,, 来源:植物学报 年份:2017
以21份水稻(Oryza sativa)种质为材料,用1.5%Na Cl处理种子8天后测定发芽率。在苗期用不同浓度NaCl水培处理10天,测定叶片死亡率等指标和高亲和性K+转运基因(HKT)家族变异。...
[期刊论文] 作者:杨博文,向珣朝,许顺菊,许亮,王茜,,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17
为了探究蜡质基因(Wx)与可溶性淀粉合成酶Ⅲ-2基因(SSⅢ-2)等位变异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以籼型高直链淀粉恢复系CG133R和糯性‘爪哇稻22’为亲本杂交,在其F3群体选择仅在Wx和SSⅢ-2...
[期刊论文] 作者:姚嫣萍,向珣朝,彭嘉川,麦美萍,张艳丽,,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10
将水稻发育障碍突变体a535di与其F2正常显性植株做对比,突变体的花粉育性明显低于F2正常显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突变体的花粉粒向内凹陷,且呈畸形,而F2正常显性的花粉粒则很...
[期刊论文] 作者:向珣朝,李平,王世全,马炳田,周开达, 来源:细胞生物学杂志 年份:2003
总结了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主要内容,其技术体系和研究进展被详细地加以介绍.同时,根据其发展趋势也介绍了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前景....
[期刊论文] 作者:向珣朝,李季航,张楷正,赵朋,李平,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7
高水平抗纹枯病突变体和高感纹枯病品种蜀恢881杂交构建分离群体,经F2分离世代的遗传分析,抗、感单株比例符合3:1(χ^2e=0.563 χ^2 1,0.05=3.84),初步确定该突变体对纹枯病的抗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