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08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 年份:2008
从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到二00八年的汶川大地震,仅仅三十二年的时间,我国就在地震灾害中死伤人数几十万,这么大的伤亡,我们中国人民承受不起,我们的人类承受不起。我们急需一个......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08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本文通过国内外地震实例阐述了利用SW测震仪收到的信号来预测地震震中,试图通过研究解决预报“远震震中”问题。...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07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 年份:2007
本文通过2007年6月4日对南桑德韦奇群岛(南56.0,西27.65) 6.0级地震的预报和2007年08月18日对坦桑尼亚(S2.87,E35.89) 5.2级地震的预报等依据,论证了“地震预报难关”正在突破...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10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0
孙威教授发明了一套SW测震仪,它就象给地球“看病”的“听诊器”,摸到了的地震的“脉搏”,觉察到了地震在地下的活动,为研究、解决“地震预报”问题开通了道路。在6年半的时间里,......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大连--香港国际计算机会议 年份:1998
信息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体现为信息的拥有量;网络的控制权;信息的发布权和信息的处理能力及应用水平。该文详实地分析了信息在农业产业结构重组中的作用,并在......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全国数据通信学术会议 年份:1986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国际计算机学术会议 年份:1994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11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 年份:2011
  本文介绍了陈一文顾问与作者的来信交流,通过陈一文顾问提出的新方法,每天坚持做“预测与核实”,更好的预测地震,做到像“天气预报”一样,做全球地震预测。...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12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2
  在地震监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自制了两种倾斜仪:一是东西、南北倾斜仪,二是反光扩大式倾斜仪。在长期的监测中,我们发现当地球倾斜到1.5厘米或突然升高、降低时,就会有七......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13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3
  从安装SW测震仪(2003年08月)到发现“特殊地震”信号图形的相似(2007年05月)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从发现“特殊地震”信号图形的相似到“指纹预测地震法”的理论和方法基本...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12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 年份:2012
  2012年7月21日特大暴雨未对某地震监测站产生影响,而在7月23日,该监测站“土地电”数值发生变化,排除暴雨干扰后,推断一周内我国西方或西南方向有一个7级以上地震。结合“SW......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19年全国天灾预测总结会议 年份:2019
《指纹临震预测地震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解决了用经、纬度预测地震震中的难题,开创了用单台预测地震震中的先例,这种预测地震的方法效果好、准确率较高....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17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 年份:2017
曾小苹、林云芳两位教授“用联合国推荐的评分法”对笔者的《指纹预测地震的预测》进行了评价,“结果很好!”并于2017年01月25日和天灾预测委员会副主任白志强、内蒙古地震局...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06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 年份:2006
我们的地震小组是1995年成立的,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无论从地震预报的效果还是地震预报研究,都有了比较丰富的实例和理论基础,我们有责任即时地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更好地指...
[期刊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同行 年份:2016
动漫场景设计是指动画影片中出Coser造型以外的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切事物的造型设计。动漫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在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巨大,本文通过...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15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 年份:2015
地球和人的身体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脉络","土地电"就是其中的一种."土地电"是地下的自然电流,是地球的重要"脉搏"之一.2001年11月08日,发现,电流表的指针突然从原来的位置指到...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05天灾预测研讨会 年份:2005
地震预报是边缘科学,而"震中"又是地震预报三要素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应用于"震中"预报的沙层应力仪和软件及其特点....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16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 年份:2016
笔者是电业中学一名教师,由于爱好和缘分,攀登上了《地震预测》这个世界难题的科学高峰.通过六年多的监测,发现了预测地震的方法:指纹临震预测地震法,从2009年09月开始,就象"天气预报一样做地震预测."用经、纬度比较准确地预测地震大约有上千次了,从2013年07月2......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16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 年份:2016
"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之所以称之为难,就是因为它是"地下活动",摸不着,看不见,又没有很好的探测器探测它,因此,摸不着它的"脉搏",也就无从谈起预报地震了.经过两千多年的探索,终于在二十世纪末,孙威教授发明了一套SW测震仪(图一),它就象给地球"看病"的"听诊......
[会议论文] 作者:刘根深, 来源:2010天灾预测总结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0
经过近八年的地震监测证明,SW测震仪是能够进行全球地震预测的。而且,在监测的实践中,作者又发现、总结了一套预测地震的理论和方法,这就是“指纹预测地震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作者监测的效果越来越好。2009年项测成功率是37.79%,今年到6月底,预测成功率是59.39%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