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杏娥,江泽慧,王妍,, 来源:干旱区地理 年份:2009
详细分析了安徽安庆长江外滩地18年生Ⅰ-72杨树各组分含碳率,认为单株的干、皮、枝、叶含碳率随取样部位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同时研究了树冠特性与单株碳蓄积量的相关性,结果...
[会议论文] 作者:刘杏娥,江泽慧,王妍, 来源:全国林业血防工程科技支撑工作会议及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本文详细分析了安徽安庆长江滩地18年生I-72杨树各组分含碳率,认为单株的干、皮、枝、叶含碳率随取样部位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同时研究了树冠特性与单株碳蓄积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平均冠幅与单株碳蓄积量呈一元二次方相关;2)单株碳蓄积量与冠长呈指数相关,回归......
[会议论文] 作者:吕文华,刘杏娥,江泽慧, 来源:第三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藤材颜色是决定藤制品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为了合理加工和科学利用黄藤材,有必要了解其颜色及其变异。基于Munsell表色系和CIEl976 L*a*b*表色系,对黄藤材颜色的色空间分布和变异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①黄藤材颜色明度L*为73~84,红绿指数a*为3~10,黄蓝指数b·为9~20;......
[会议论文] 作者:王妍,任海青,刘杏娥, 来源:第二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木质林产品是森林的重要经济产品,其碳蓄积与碳循环过程对区域及全球碳循环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木质林产品的碳循环已成为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和土壤碳研究之后的一个新方......
[会议论文] 作者:王妍,刘杏娥,任海青, 来源:第二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木质林产品是森林的重要经济产品,其碳蓄积与碳循环过程对区域及全球碳循环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木质林产品的碳循环已成为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和土壤碳研究之后的一个新方向。林产品碳循环速度直接影响着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造林再造林对CO2等温室气体减......
[期刊论文] 作者:吕文华,刘杏娥,汪佑宏,, 来源:木材加工机械 年份:2010
基于国内外棕榈藤材抗拉强度测试方法,分别将棕榈藤材加工成总长度均为160mm的哑铃形藤片试样、端头垫片强化整径藤片试样、半哑铃形整藤试样和端头浸胶强化整藤试样进行了抗...
[期刊论文] 作者:吕文华,覃道春,刘杏娥,, 来源:世界竹藤通讯 年份:2009
藤材缺陷标准的制定是制定藤材分等规则的基础,也是建立藤材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第一步,对于规范棕榈藤市场,提高藤材使用价值,有效保护棕榈藤资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李力, 李贺, 刘杏娥, 魏楠,,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年份:2018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地测定人血浆中阿帕替尼的LC-MS/MS方法,并应用于肿瘤患者的药物浓度测定。方法:选用索拉菲尼作为内标,血浆样品用乙腈直接沉淀蛋白后,色谱柱采用Eclip...
[期刊论文] 作者:汪佑宏,徐斌,刘杏娥, 来源:中南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3
通过研究淹水程度对滩地枫杨木材化学性质的影响 ,以期全面了解滩地主要造林树种的化学性质 ,提出合理的定向培育技术及进一步综合利用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 :滩地枫杨木材的 p...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杏娥,吕文华,郑雅娴,,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选取国产单叶省藤材和黄藤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分对棕榈藤材弯曲弹性模量、弯曲强度、比例极限应力、破坏应力(极值应力)、比例极限应变、破坏应变和韧性系数等性能指标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汪佑宏,刘杏娥,徐斌, 来源:林业科技开发 年份:2003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组木材的基本密度由树干基部向上持续稳定增长,对树高的一次回归比第二组显著;第二组木材的基本密度由树干基部向上呈波动增加;枫杨不同高度基本密度方差分...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青,刘杏娥,任海青,,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2007
以小黑杨人工林为对象,研究树冠特征对木材性质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冠特征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不显著;对抗弯弹性模量(MOE)和顺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对抗弯强度(MOR)影响不......
[期刊论文] 作者:吕文华,刘杏娥,刘君良,,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11
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是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中的主要伴生植物,是我国的优良商品棕榈藤种,为中国特有种(许煌灿等,1994a)。天然分布以海南岛为中心,延伸至23°30...
[会议论文] 作者:徐鑫,汪佑宏,刘杏娥, 来源:第三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藤材,对黄藤和单叶省藤组织比量、纤维形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两者组织比量除纤维比量外沿纵向变化均不显著,纤维比量、细胞壁厚沿纵向有变小趋势,基部纤维壁......
[会议论文] 作者:尚莉莉,孙正军,刘杏娥, 来源:第五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维管束作为竹材的主要承载结构单元,其性能的高低对竹材宏观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用机械剥离的方法制取维管束,用微型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了维管束的拉伸强度和模量。...
[会议论文] 作者:杨淑敏,刘杏娥,田根林, 来源:第四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1
本文对不同造林方式获得的毛竹解剖特性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生苗的维管柬密度人于同龄的竹鞭侧芽萌发的相应值,实生苗和埋鞭育苗的维管束密度分别变动于1.8-3和1.5-1.7个/mm2。两种苗型的纤维组织比量随年龄增加没有明显差异,介于24—27%之问。实生苗纤......
[会议论文] 作者:徐鑫,刘杏娥,汪佑宏, 来源:第三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藤材,对黄藤和单叶省藤组织比量、纤维形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两者组织比量除纤维比量外沿纵向变化均不显著,纤维比量、细胞壁厚沿纵向有变小趋势,基部纤维壁厚大于稍部近1倍。......
[期刊论文] 作者:王玉荣,江泽慧,任海青,刘杏娥,, 来源: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年份:2008
对棕榈藤藤茎的表观性状、解剖性质、物理及力学性质等工艺学特性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对棕榈藤的资源状况及利用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期刊论文] 作者:王妍,刘杏娥,彭镇华,江泽慧,,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分析安徽省安庆市长江外滩地18年生I-72杨树冠特性与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冠幅与生物量呈一元线性相关;冠长与生物量为指数相关;冠形率与生物量也呈指数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
[期刊论文] 作者:王妍,江泽慧,彭镇华,刘杏娥,,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0
通过涡度相关设备监测湖南岳阳长江外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水交换,研究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FCO2/FH2O)的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变化关系。测定了杨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