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刘士林认为,对以务实著称的中国民族来说,由于持续的文化压抑因而它的审美机能是严重匮乏的.在充满苦难、又在苦难中产生出巨大生命热情的江南轴心期,才使得中国民族的审美意...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华建设 年份:2012
上海交通大学都市文化与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士林教授认为,城市规划的“过度化”、城币品牌的“低俗化”与都市主体的“离心化”这些“城市文化病”已成为影响中国都市化进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年份:1994
试论国有民营企业运行的关键问题刘士林日前全国各地国有商业推行国有民营形式的改革发展比较迅速,绝大部分企业起死回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任何形式的改革...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刘士林认为,北方话语哺育了中国民族的道德实践能力,而从江南话语中则开辟出这个以实用著称于世的古老民族的审美精神一脉.江南话语是中国诗性话语体系的一个专门执行审美功...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6
血统的悲哀刘士林说句既解剖自己也叫自己非常难堪的话,当代知识者(有知识的人而非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也可以理解为比较有知识但不够有道德的人)的出身都不大高贵,没有受过很好...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7
大师的脚凳刘士林去年秋天始,卫视电影台开设了“黑泽明影院”,每逢礼拜日上午九时推出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精选作品,于是,我也有幸每周能在寥落秋光中与大师神交一回,把礼拜日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刘士林认为,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重庆商学院学报 年份:1996
刘士林在《关于发展我国商业连锁经营的思考》一文中认为,连锁经营是将各种流通要素高度组织起来的专业化经营方式。其作用是能完善流通体制,强化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资产的合...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齐鲁艺苑 年份:1994
东山魁夷的童贞美刘士林这些纯净得近乎稀薄的蓝天白云,凝冻如冰、温润如玉的白桦林,那芳草萋萋、仿佛永远也不会在时光中凋残的小路,那如梦如幻的半透明的高山平湖,以及湖畔其倒...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明精神结构论》后记刘士林(湛江师院中文系524048)大约三年前,在《中国诗哲论》快完稿时,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即文明、人类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什么?这也是《中国诗哲论》在结语里应该...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8
关于良知呈现的一项证明刘士林关于良知的存在论问题,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熊十力与冯友兰曾有过一场著名的论辩,冯说良知是个“假设”,熊则断然斥之为非,认为良知是个“呈现”。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7
出身贫寒刘士林这是一个我很久以来就想写的题目。自从进入写字领域以来,我已经很是写了不少东西,写过很多古人,写过很多作品中虚构的人物,而唯独极少用笔墨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心路...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94
道德高于知识──兼及对学术研究的一种沉痛思考刘士林1.据袁枚《随园诗话》记载:苏州一位屠夫曾在门上刻有这样一幅对联:“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它深刻地表明,越没有...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商业研究 年份:1995
从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看搞活国有企业的路子刘士林当前,我国国合商业相当数量的企业经营亏损,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已到业不抵债、濒临倒闭的边缘,必须采取措施把这部分企业搞...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1994
第二种觉醒刘士林有一幅舞蹈摄影在我心头至今不灭。谁是舞者,照片登于何处都已不能记起,但画面上那群穿着红色短衣裙裤的青年,那些在热恋、在沉思、在悲痛欲绝地倒下,还有那象负...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刘士林认为,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北京商学院学报 年份:1994
粮食市场波动再论我国粮食流通的宏观调控刘士林最近一个时期,我国一些地方粮食市场价格上涨较快,引起人心波动。当然,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来讲,毫无疑问,这些情况的出现一般...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明的第一期精神追求刘士林文明的首次自觉的精神追求,是从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的。这种觉醒,在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看来,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到前2世纪的“轴心期”内。雅斯贝尔斯...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简评李珺平的《创作动力学》刘士林(湛江师院中文系524048)李平先生的《创作动力学》最近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本书系国家“七五”社会科学研究重...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7
天地大德曰生一个新道德主义者的思想手记刘士林自从90年代以来,围绕着道德与知识的关系,我陆续撰写并发表了一些文章,而比较系统的论述则在我的新著《文明精神结构论》(河南人民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