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伍光和,刘宏,, 来源:大自然探索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伍光和rrrrrrrrrn,张英, 来源:大自然探索 年份:2002
尼罗河三角洲的西面是狂风呼啸的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黝黑的火山岩和远古海床干涸后形成的东部沙漠,它正日夜默默地抵抗着来自这两大沙漠的侵袭。To the west of the Nile De...
[期刊论文] 作者:伍光和,刘宏, 来源:大自然探索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文瑞,伍光和,,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0
按照旅游资源赋存条件、旅游地可进入性和旅游地空间竞争三个方面对我国北方沙漠旅游地开发的适宜性进行尝试性分析。研究表明:在沙漠旅游资源条件中,沙丘形态在影响沙漠旅游...
[期刊论文] 作者:仇方道, 伍光和,, 来源:干旱区地理 年份:2003
区域自然资源是由各资源要素及其运动过程所形成的复杂系统.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甘肃省自然资源的空间组合特征进行定量研究.文章认为甘肃省...
[期刊论文] 作者:冯维波, 伍光和,, 来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年份:1993
本文在归纳和总结资源科学和系统科学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探讨了自然资源系统的8大基本特征:整体性、开放性、稳定性、变动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能观测性和能控制性。提出...
[期刊论文] 作者:伍光和, 刘潮海,,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1979
哈拉湖盆地是祁连山西部一个海拔很高、面积较大、近似菱形的山间内陆盆地。位置约在东经97—98度和北纬38—39度之间。东西长100公里,南北最宽处75公里,面积约4780平方...
[期刊论文] 作者:伍光和,唐少卿,,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1986
俄国学者和旅行家、沙皇军队总参谋部军官H·M·普尔热瓦尔斯基(1836—1888),是最早、最有成就和影响的亚洲中部考察者,在这个地区19世纪后期的地理研究史上占有独特的...
[期刊论文] 作者:唐少卿,伍光和,,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1984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有无森林的讨论,已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1981年,历史学家史念海先生发表《黄河中游森林的变迁及其经验教训》一文后,这问题再次引起人...
[期刊论文] 作者:张林源;伍光和,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教授把我国东部若干山地和山麓区的某些地质地貌现象断定为第四纪冰川遗迹。他在《冰期之庐山》中,参照彭克和布吕克纳在《冰期之阿尔卑斯山》中对冰期的划分方法,划分出波阳、大姑和庐山三次冰期,并指出它们分别与阿尔卑斯山的贡兹、民德和......
[期刊论文] 作者:伍光和,王文瑞, 来源:中国沙漠 年份:2002
简要论述了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自然地理特征 ,评述了农牧交错带历史时期以来北移西进造成与自然地带的错位 ,过度垦殖不仅导致交错带本身的生态破坏 ,还对黄河流域下游及华北平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依据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对交错带及毗邻地区还林还草进行了分......
[期刊论文] 作者:仇方道,伍光和,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2
资源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开发利用过程是一个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复杂过程,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分析方法(AHP方法)对甘肃省自然资源持续利用战......
[期刊论文] 作者:伍光和;唐少卿,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学术领域中不同观点的辩论将促进科学的发展,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基于此,我们曾经撰写《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变化的若干问题》一文,表述我们对甘肃黄土高原这一特定区域在一个特定时期内自然条件变化问题的浅见。文中有三处对史念海教授的观点进行了商......
[期刊论文] 作者:伍光和,张春慧,,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4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会议论文] 作者:伍光和,潘晓玲, 来源:全国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2
本文针对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应遵循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退耕还材还草须因地制宜;三北防护林建设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巩固绿洲、保护沙漠与防治土地沙漠化关系;土地承载力超负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伍光和,刘潮海,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1981
冒来泉位于酒泉县城西南三十余公里的走廊南山北麓,海拔2,400米处。翁文波、李德生在《南山第四纪冰川地形初步探讨》一文中指出,此处堆积有一套泥砾,大小砾石分别带有冰川擦痕、磨光面、凹坑等冰川作用标志,而且每一堆泥砾都呈具有陡峻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年份:2005
——伍光和...
[期刊论文] 作者:刘亮程,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年份:2005
——伍光和...
[期刊论文] 作者:徐建华, 张林源, 伍光和,,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1991
本文运用农业生态气候模型,对甘肃黄土高原区农业气候潜力、气候要素的匹配状况及农业生态气候的利用程度作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本区的农业生态气候环境。...
[期刊论文] 作者:伍光和;姚永玲;乃成龙,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论述甘肃中部地区城镇的地貌选择,地貌条件对城镇地域结构,扩散特征及等级规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本区气候、水文条件和资源开发在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