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盛,段金廒,赵金龙,钱大玮,张雯洁,, 来源:中药材 年份:2014
目的:研究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干燥成熟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滇刺枣成熟种...
[会议论文] 作者:刘培;段金廒;刘睿;郭建明;唐于平;, 来源: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会议 年份:2011
原发性痛经被认为是与性激素紊乱伴随月经前的孕酮减少有关.下丘脑的单胺和其代谢产物可能参与了这个病理过程.用微透析结合HPLC-ECD快速鉴定正常和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下丘脑...
[会议论文] 作者:胡文彦,段金廒,钱大玮,王大为,武洁, 来源:第五届华东地区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 年份:2012
目的:对百合药材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HPLC-MS/MS联用技术分析百合药材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测定百合中小檗碱的含量.结果:百合中含有小檗碱及金黄紫堇碱,小檗碱的含......
[会议论文] 作者:许源[1]刘培[2]严辉[2]段金廒[1],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3
  目的 以不同加工方法对白芍效应成分的影响为例,考察单萜苷类化合物在药材加工过程中的生物转化.方法 白芍鲜品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晾干后,经去皮切片、带皮切片、去皮...
[期刊论文] 作者:段金廒,周荣汉,赵守训,王明时,车镇涛, 来源: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8
首次从我国特有植物多裂骆驼蓬种子总生物碱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鉴定了7个,其中6个为生物碱,分别为去氢骆驼蓬碱(Ⅰ),哈尔醇(Ⅱ),哈梅林(Ⅲ),鸭嘴花碱(Ⅳ),鸭嘴花酮碱(Ⅴ),脱氧鸭嘴花酮碱(Ⅵ),另一......
[期刊论文] 作者:段金廒,车镇涛,周荣汉,赵守训,王明时, 来源: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8
首次对我国特有植物多裂骆驼蓬地上部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共分得15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4个黄酮类成分:刺槐素(acacetin)(Ⅰ)、骆驼蓬甙(peganetin)(Ⅱ)、脱乙酰骆驼蓬甙(deacetylpeganetin)(Ⅲ)、7,4′-二羟基......
[期刊论文] 作者:赵明,段金廒,黄文哲,周荣汉,车镇涛, 来源: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3
目的 :对贺兰山黄芪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运用层析手段和波谱方法及相关物理常数对照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 :得到六个甾类和四个蒽醌类化合物 :豆甾烷...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浩学,丁安伟,唐于平,张旭,段金廒,, 来源:中国天然药物 年份:2009
目的:研究苇茎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 反复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 以A549...
[会议论文] 作者:曹园,赵明,朱悦,朱振华,Lukas Oberer,段金廒, 来源:2017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七届江苏省药师周 年份:2017
从中药垫状卷柏中发现两个新的二聚炔酚衍生物,命名为diselaginellins A和B(1和2).通过质谱,一、二维核磁共振谱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化合物2显示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
[会议论文] 作者:陆茵,段金廒,朱荃,丁安伟,陈建伟, 来源:第九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5
本文对应用新技术研究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利用细胞生物色谱分析方剂血消中的活性成分、利用报告基因的方法分析血清中效应成分的改变建立模式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模型等进行了论述。......
[报纸论文] 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 赵雅秋 段金廒 中国中医科学院 黄璐琦,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郑天瑶, 戴新新, 宿树兰, 段金廒, 欧阳臻, 来源:药物分析杂志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朱悦,郭盛,陆韫青,康宏杰,段金廒, 来源: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2022
枸杞叶是茄科枸杞属植物宁夏枸杞或枸杞的干燥嫩叶,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系统整理了古代本草、方剂、农书、食谱等著作中枸杞叶的应用记载,梳理了枸杞叶古今药用与食用历史,以期正本清源,为枸杞叶药食两用价值挖掘、枸杞叶药用地位恢复、宁夏枸杞资源综合开发利......
[会议论文] 作者:李卓明,董婷霞,段金廒,屠鹏飞,詹华强, 来源: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一系列当归补血汤的生物活性研究,显示了中药复方“分煎”和“共煎”并不是"1+1=2"的简单数学关系,共煎过程中产生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对于当归补血汤共煎产生独特生物效应,我们有两种假想,一是黄茂、当归共煎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二是......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浩宽,郭盛,严辉,高松,李俊科,段金廒, 来源: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2020
山茱萸为木本药用植物山茱萸成熟果实的果肉干燥品。其果实成熟及采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叶片、果核等传统非药用部位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不仅造成生物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增加了生态环境负担。为提高山茱萸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其药材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基于中药......
[期刊论文] 作者:杨文国,姚俊宏,陈军,蒋秋冬,姚映芷,段金廒,,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7
目的考察辛味中药挥发油的皮肤细胞毒性与来源中药药性特征的关联性。方法测定33种中药挥发油的理化参数,采用人角质形成HaCaT细胞考察制得的33种中药挥发油的毒性,通过数据...
[期刊论文] 作者:段金廒,宿树兰,吕洁丽,严辉,丁安伟,,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2009
产地加工是药材生产与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经验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较为系统的中药材产地加工方法和技术体系。经过产地加工,不仅起到去除其非...
[期刊论文] 作者:严辉, 段金廒, 尚尔鑫, 华永庆, 钱大玮,, 来源:中草药 年份:2014
以中药方剂数据库为基础,检索其中包含当归不同部位入药的方剂。应用适宜的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当归不同入药部位的药性特点及其适应病证的变化规律。结合当归组织结构、当...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陈京,周冰,许源,钱大玮,段金廒,,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2014
探索药材初加工过程中不同干燥方法对杭白芷中香豆素及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以优化和建立适宜的干燥加工方法及其条件。杭白芷鲜品洗净,经烘干、晒干、阴干、...
[期刊论文] 作者:叶亮,范欣生,段金廒,尚尔鑫,唐于平,,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09
分析历代本草及方剂等文献,从芍药药用的发展历史、功效对比及方证相应等角度,考证《伤寒杂病论》所用芍药为现今所用的白芍药,而赤芍药进入临床则可能在唐以后,渐渐普遍起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