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唐华兴,周岐海,李友邦,黄中豪,黄乘明,戴燕芝,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08
采用焦点动物法和连续记录法对3种笼养灵长类活动时间分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和熊猴Macaca assamensis用于休息的时间多于猕猴Macaca m...
[期刊论文] 作者:于海, 黄乘明, 陈智, 苏立宁, 曹华猛, 龚明昊,,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05
2004年7月,对广西桂平市鳄蜥种群及其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并首次采用量化指标对鳄蜥栖息的回水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桂平市鳄蜥分布区已破碎成白沙坑、牛头坳和黄冲、大藤...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邦, 黄乘明, 陈天波, 陆茂新, 农重刚, 刘晟源,,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为了确定弄岗自然保护区内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弥补黑叶猴种群数量的空白,掌握此保护区叶猴的生存现状,采用访问法和实地数量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弄岗自然保护区的弄岗、陇...
[期刊论文] 作者:戴冬亮,武正军,黄乘明,宁加佳,于海,钟移明,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07
为了研究洗胃法是否适用于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的食性研究,2006年8~9月我们在广东罗坑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投喂食物,然后再冲洗的方法来检验洗胃法的冲洗效果。结果显示......
[期刊论文] 作者:骆鹰,庾太林,黄乘明,李汉华,吴深健,韦力,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2008
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采用全部收粪法实验和统计分析,对饲养于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园的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进行了不同季节能量摄入的研究。实验测得了4个不同季节(全年...
[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兴,武正军,陈亮,于仕,于海,黄乘明,蒋洁,,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2008年8~9月在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对大竹园管护站和鳄蜥研究中心的部分人工饲养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进行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的测定,实验鳄蜥共分为一龄幼蜥组、...
[期刊论文] 作者:骆鹰,庾太林,黄乘明,赵彤,李汉华,李常健, 来源:动物学研究 年份:2011
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在5~35℃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测定了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humiae)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的代谢率(MR)、热传导(C)和体温(Tb)等指标,探讨了其代谢产热特征。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热中性区(TNZ)分别为24.5~31.6℃和23.0~29.2℃。......
[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兴, 韦晓, 周岐海, 黄乘明, 黄恒连, 吴坚宝, 农, 来源: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2019
为弄清白头叶猴迁移受公路阻隔的影响,探索可行的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措施,2012年4月-2019年5月,采用现场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调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头叶...
[期刊论文] 作者:蒋洁, 武正军, 于海, 黄乘明, 蔡凤金, 王振兴, 何南,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2012
个体辨别对于减少同种争斗以及配偶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用棉棒粘取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尿液作为气味源,以香水作为对照,测定鳄蜥对熟悉个体气味、陌生个体气味...
[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兴,武正军,蔡凤金,何南,蒋洁,于海,黄乘明, 来源:广东林业科技 年份:2010
鳄蜥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研究鳄蜥的饲养技术,对其保育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人工饲养鳄蜥要求水源充足、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饵料丰富,并应按生长阶段和不同的...
[会议论文] 作者:蒋洁[1]武正军[1]于海[2]黄乘明[3]王振兴[1], 来源: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鳄蜥食物识别机制的研究,对进一步了解鳄蜥的捕食行为和生态学习性有重要意义。使用棉棒分别沾上去离子水、香水、黄粉虫和蚯蚓的气味(蚯蚓和黄粉虫处死后绞碎以便于棉花棒蘸...
[期刊论文] 作者:武正军, 蔡凤金, 贾运锋, 鲁建鑫, 蒋勇福, 黄乘明,, 来源:生物多样性 年份:2008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已入侵我国江苏、湖北、江西、安徽等多个省(市)。为研究克氏原螯虾对其生境中主要两栖动物泽蛙(Rana limnocharis)的影响,我们于2006年5-6月对广...
[期刊论文] 作者:胡艳玲, 阙腾程, 黄乘明, 赖月梅, 刘大荣, 李汉华,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2004
通过一只雄性白头叶猴与一只雌性黑叶猴杂交繁殖的F1代(雌体)与黑叶猴(雄体)的回交,成功繁殖出两只回交代个体,出生后两回交代个体健康状况良好,所显露出来的形态学特征介于...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邦,黄乘明,陈天波,陆茂新,农重刚,刘晟源,唐政,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为了确定弄岗自然保护区内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弥补黑叶猴种群数量的空白,掌握此保护区叶猴的生存现状,采用访问法和实地数量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弄岗自然保护区的弄岗、陇瑞和......
[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兴, 韦晓, 周岐海, 黄乘明, 黄恒连, 吴坚宝, 农登攀, 来源: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2019
[会议论文] 作者:孙涛[1]刘志瑾[2]王博石[2]黄乘明[2]周岐海[1]李明[2], 来源: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本研究利用非损伤取样法,对55个白头叶猴家群进行了采样,共采集新鲜粪便样品873份;其中扶绥39群603份,崇左15群244份,宁明1群26份,另有两个血痕样品和一个组织样品。对每群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