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秦保燕,,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9
1988年在全国地球物理灾害会议上,我们曾指出,在1922年、1937年和1969年我国汕头和香港地区的巨大风暴潮(它们分别造成七万,一万多和数千人的死亡)前,在广东分别有三次6—7(1/4)级大震发生,即1918—1921年的南澳6—7(1/4)级大震群,1936年灵山6(3/4)地震和1969年......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韩延本,,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2006
介绍了块、带、源观点的产生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以及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块、带、源观点,将青藏高原巨块划分为南块和北块,并讨论了北块边界上大震的活动性。...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 秦保燕,, 来源:灾害学 年份:1987
灾害物理学是灾害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本文对灾害物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灾因、灾链、灾兆、灾害预报以及防灾、救灾和控灾等作了简要的讨论和介绍,初步给出了这门新兴学科...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秦保燕, 来源:山西地震 年份:1993
回顾了由构造分段求震级的方法的发展及特点,介绍了由构造分段过渡到震级的两种定量方法,并就“方法” 中的有关问题做了进一步解释....
[会议论文] 作者:秦保燕, 郭增建,, 来源: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吴瑾冰,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2001
2001年1月26日位于印度西海岸的布季发生了7.8级大震,根据天文资料可知, 2001年是日月同纬或近于日月同纬之年。用日月同纬效应讨论了布季地震的发震时间。 许多震例表明日月同纬之年在北回归线上有发生大震的可能,而且发震时间多在夏季和 冬季。......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吴瑾冰,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2002
西江和北江发生五十年一遇或更大洪水之后的当年或次年 ,在北回归线路过的台湾、福建、广东和云南地段可能会发生 7级以上大震。从北回归线效应的角度 ,讨论了上述地区大洪灾与大地震的相关性。......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秦保燕,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
用我们在1990年提出的带头地震,即异年倍九法来讨论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62级地震的发震日期,以供今后在临震预报中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秦保燕,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0
将统计物理学中相变临界现象与震源孕育模式相结合,讨论了地震预报问题。这些临界现象是:长程关联、涨落加剧、奇异吸引子、岔点外敏、临界慢化、趋向分维、临界乳光、λ型、临......
[期刊论文] 作者:秦保燕,郭增建,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99
朔望潮触发和调制地震的发生已是一个基本事实,朔望潮即是半月潮幅度最大时段再迭加半日潮和全日潮。由于朔望潮量值大,所以它作用到震源系统上影响震源过程的7种效应也大,因而朔......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吴瑾冰,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0
192 0年海原大震的发生是中国地震工作由古代低层次的记载进入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里程碑。文章回顾了海原大震的历史事件 ,研究了大震发生后造成的大区域地震活动变化后果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今天 ,必须重视历史经验教训 ,加强对抗震对策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秦保燕,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3
1992年我们首先把物理学中自治系统和非自治系统的概念应用于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报研究中。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育的组合模式进行了讨论。并讨论了非自治系统中的整步现象及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吴瑾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1
文中以“平行同旋走滑断层减震”的观点论证了兰州、北京、昆明这些位于强震活动区的大城市今后百年内不会发生 6 .5级以上地震。以“平行异旋走滑断层加震”的观点解释了西南棱形块体北边界和南边界在发生大震方面相互促进的现象。对于由构造分段求震级来说 ,......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秦保燕,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
大地震相应于断裂的快速传播。震源核是启动这个快速传播的断裂的动态体(或动态过程)。这个动态体或动态过程可以是震源端部的传播速度由但渐快的裂缝,其内可有静态的或动态的应力化学腐蚀过程;可以是大震震源断层预滑时某处的突然快速失稳区;也可以是震源断层面上某......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秦保燕,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0
历史地震活动有高低潮之分 .低潮中 6级以上地震活动的地方 ,暗示当地地下有较多的能量或是积能较快 ,下次大区域大震高潮来临时 ,这些 6级左右地震发生地区往往会发生7级和 7级以上大震 .我们把上述预报大震的判据称为“静中动判据”.这种判据对预报大震发生地......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安红,郭增建, 来源:灾害学 年份:2009
洪涝主要是气象因素决定的,但特大地震断层错动形成的引张区内地壳释放出携热水气和温室气体与大气环流相配合可能会增加降雨强度。该文讨论了20世纪至2009年4个国内8.0~8.5级地......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荣代潞,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1996
从天体作用参与下的地气耦合观点讨论了某些天灾的预测,如1994年珠江大洪灾的成因性预报讨论和西北地区沙尘暴的成因性预报讨论,另外还从地气耦合观点讨论了我国龙卷风地理分布与6级......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秦保燕,, 来源:东北地震研究 年份:2006
1975年海城大震表现出的现象启发我们进行了不少地震预测模型和预测指标的研究,本文对组合模式的前兆时空分布、垂直运动在发震中的作用、调制模式以及穴位理论等作了概括介绍。......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秦保燕,, 来源: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2018
阐述了2007年用异年倍九法与磁暴二倍法结合后对两次地震试报的分析与实践过程,用实践震例再次证明了二者结合的方法对短临地震预报有着实用价值,但还有待在今后不断地深化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郭增建,秦保燕, 来源:高原地震 年份:
地震成因的核反应堆假说地震成因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我们应从各个方面去探讨,自1965年中国科学院西北地震考察队成立我国第一个震源物理组以来,我们已从力学、热学、电学、磁学诸方面讨论了震源物理问题,在该短文中我们简要讨论核物理在震源物理方面的应用。如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