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9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庄锡华, 来源:“外国文论的当代形态:实绩与问题”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学会年会 年份:2012
现当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文化思潮对思想文化界占主导地位的激进主义是一种有力的制衡,它的存在给略显单调的现当代文化与文学景观增添了色彩.上世纪20年代出现的学衡派及新月派...
[期刊论文] 作者:张源,, 来源:诗书画 年份:2016
一、引言:“学衡派”的“帽子”问题《学衡》杂志及随之得名的“学衡派”从诞生之日起,便没有受到严肃的对待。不论是自鲁迅《估〈学衡〉》(1)之后的各种批判文章,还是自胡适...
[学位论文] 作者:张宇, 来源:吉林大学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罗媛元, 来源:梧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尽管世人颇多微词,但是在唐诗的巨大宝藏中、珍珠玛瑙黄金白璧俯拾皆是,由不得人们不承认这个事实。宋代诗论家严羽指出,“唐人与本朝人诗,...
[期刊论文] 作者:唐诗杰,, 来源:铜仁学院学报 年份:2017
陈寅恪与“学衡派”在思想倾向与观点上存在相似之处.通过对陈寅恪与“学衡派”主要成员的交往、陈寅恪与白璧德之关系、陈寅恪与“学衡”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陈寅恪与《学...
[期刊论文] 作者:邓珏,,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从梁实秋的文艺观形成的流变来看,是有一个从浪漫到古典的转化过程,从"青春的浪漫"转到"严肃的古典"的原因主要是受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白璧德先生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波,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2
梁实秋继承白璧德的衣钵,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批评模式.他对文学批评的界定是"既非艺术,更非科学".他认为,文学批评不是攻击,不是研究,不是鉴赏."判断"一词是梁实秋建设文学批评...
[期刊论文] 作者:吴旭明,周乔,,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2010
白璧也会有微瑕,成功背后也会有遗憾,在对上海世博的赞叹声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它存在的不足。发现与总结这些不足,对上海世博会、对未来中国举办同类展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孔令环,,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当时新诗创作存在的种种弊端引起人们的不满,而这些弊端也引起诗人们对新诗形式的关注和探索,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白璧德的新人文...
[期刊论文] 作者:肖国华,, 来源: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8
同时,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又与西方古典主义思想相契合,尤其是白璧德思想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贺昌盛,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5
1920年代,北京大学的“整理国故”运动及清华研究院的成立,初步确立了这个时期“国学”研究在“科学”与“人文”两种向度上共存并进的学术格局,而这两种取向的选择背后其实透露的是“杜威/胡适”与“白璧德/《...在唯科学主义的弊端日趋明显的情形下,如何寻回中国文化自身的“人文”传统,吴宓等《学衡》一派的学人借助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启发所展开的诸多思考,也许在今天仍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胡翠娥, 来源:中国科技术语 年份:2020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是通过对诸如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低级自我/高级自我、生命冲动/生命控制、人性法则/自然法则等二元对立体的解说,而逐渐阐述成形、区别于其他思想流派的。...然而,正是在这些最显豁、最具主题意义的关键术语的翻译上,白璧德著作的中译本出现了实质性的错误。  关键词...
[期刊论文] 作者:周宪,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20
本文聚焦于拉奥孔的3个经典文本,分别解析了拉奥孔讨论中的三种不同话语,即莱辛《拉奥孔》中"诗画分界"的古典话语,白璧德《新拉奥孔》中各门艺术融合的浪漫主义话语,以及格林伯格"走向更新的拉奥孔"中"告别文学...莱辛的古典话语是一种文学优越论的理论,白璧德的浪漫主义话语则在各门艺术平等关系中凸显音乐至上说,而...
[期刊论文] 作者:王锳, 来源: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5
向宗鲁先生校点的是研究整理的集大成之作,但由于校对不精,排印错误不少,标点间有商榷之处,故按文字校勘和标点商榷两个部,逐条胪列,以拭去白璧之微瑕,并使...
[期刊论文] 作者:刘经丽,,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是一套优秀的课本,文言文注释也相当精准,但白璧亦有微瑕,有些词语注释尚欠斟酌。现就《寡人之于国也》中"检"字的注解从字典释义、其他文献例证、通假及...
[期刊论文] 作者:甘春妍,, 来源:东疆学刊 年份:2012
然而其中解题尚有未为尽善者,实白璧之微瑕。笔者在此补证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宏,, 来源: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吴宓在参酌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关...
[期刊论文] 作者:孙丽丽,朱绍西,, 来源:保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5
黄金白璧倾心慕,不料逆来终逆去,念头一认浮云际。皇皇富贵,懵懵仁义,恐有危亡处。...
[期刊论文] 作者:顾金春,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2002
192 4年秋梁实秋进入哈佛大学 ,选修了契特雷治教授的“莎士比亚”、韦伯斯特教授的“培根与密尔顿”、默道契教授的“美国早期文学批评”和白璧德教授的“1 6世纪以后之文艺...
[期刊论文] 作者:董海涛, 来源:石油政工研究 年份:2002
犹如白璧之瑕疵,甘瓜之苦蒂,人也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有缺点,改正之,有不足,弥补之,以求日臻完善,倒也“善莫大焉”。令人不解的是,我们有些党员甚至个别领导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