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肖画,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年份:2018
从《台北人》到《纽约客》,白先勇的作品彰显了世界华文文学'跨区域跨文化'的本体特征,因'跨界'而产生的'时空'问题在白先勇的笔下变得异常鲜明且耐...
[期刊论文] 作者:徐小英,, 来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本文采用叙述学的分析框架,从叙述视点、叙述声音、叙述结构三个方面剖析了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本文认为白先勇通过对叙述视点的选择和自由变换,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弹性空间,成功...
[期刊论文] 作者:孙娟,,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0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来浅析作家白先勇的作品,通过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这个忧伤故事的叙述,揭示出了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对父权文化的反抗.女性的命运在白先勇的中清晰...
[期刊论文] 作者:马玉慧,,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纵观白先勇的众多小说,我们可以从作品中看到白先勇的人生轨迹,清晰地了解到小说中蕴涵的作者的多种地域色彩,他的小说大致存在着以下几种地域色彩:桂林色彩、上海色彩、南京...
[期刊论文] 作者:韩品荫, 来源:中华民居·重庆 年份:2012
白先勇的生命中有三个重要的城市:台北,白先勇曾不止一次说过,台北是他真正熟悉的;纽约,一度生活了40余年的地方,是他一生中栖息时间最长的一个城市;重庆,在幼年的时代因抗战而来,期间患上肺炎,致使他在隔离那段时间...白先勇再一次和重庆这个城市产生了交集。  从重庆机场到城区,这一路上白先勇回忆抗战时期对重庆的认知,说出了李子坝、上清寺、牛角...
[期刊论文] 作者:孙秋英,,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15
"青春短暂,艺术永恒"的创作理念几乎从一开始就深入白先勇意识,进而成为其艺术创作的表达主题之一。本文试图以青春与艺术这一组关键词为切入点,把白先勇同性恋题材小说创作...
[期刊论文] 作者:蔡心意, 来源:小说月刊:综合 年份:2020
白先勇作为六十年代台湾代表作家之一,在其短篇小说中营造了许多寓意深广的意象,这些意象不仅寄托着作者复杂的情感思绪,也承担着多种的叙事功能。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白先勇短...
[期刊论文] 作者:杨江波,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08
10岁时,白先勇还住在上海,母亲带他到美琪大剧院,看了梅兰芳和俞振飞合演的昆曲《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这出戏从此印在了他的记忆里,慢慢发酵。1987年,白先勇重新回到大陆,开...
[期刊论文] 作者:吴 迪, 来源:书屋 年份:2009
白先勇先生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于2004年在台北首演,而至2009年3月已在亚、欧、美三洲演出一百六十余场。白先勇先生制作的《玉簪记》,20...
[期刊论文] 作者:陈娟,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9
2019年4月18日,白先勇在北京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白先勇每每出场,都会有一场或大或小的骚动。听闻他即将下楼,整个房间的人都站立起来,向门口张望。...静默的气氛维持不过30秒,就被一位老人的笑声打破了,真正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白先勇出现了,他身着绛红色对襟盘扣上衣,面色红润,笑意盈盈。...
[期刊论文] 作者:汪延霞,, 来源: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2010
鲁迅与白先勇同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深刻影响,同为后世留下了少而精的短篇小说,所以在鲁迅的《呐喊》、《彷徨》与白先勇的《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中,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周薇,,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白先勇在《谪仙记》中让读者感受到海外游子的生存境遇,品味出他们内心的痛楚,并引发对于乡愁的深思。李彤的身上有着作家白先勇的影子,李彤那压抑在心底不予道出的痛苦,正是...
[期刊论文] 作者:吴婷婷,,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7
在当代小说家中,白先勇备受读者的喜爱。他之所以众星捧月,与他的语言成就难分难解。关于白先勇小说的语言特色,如:明白晓畅、色彩斑斓、冷静客观等等,已有不少研究者在宏观把握...
[期刊论文] 作者:宋彦,,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9
1963年白先勇飘洋过海赴美求学,异域生活经验形成了白先勇跨国界、跨族裔、跨文化的飞散视角。他的小说创作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方面发生了重要的转型,其创作的"纽约客"系列对...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明洁,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9
张爱玲与白先勇皆在作品中表达了个人对于上海的情感。比较中发现,张爱玲善于用“上海人的观点”渲染气氛、刻画人物,点出上海人对上海文化的认同感。白先勇则表现了上海世俗...
[期刊论文] 作者:沈燕,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21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创作历来受到评论者关注,离散是其小说创作的主题,在他的作品中,青少年形象是一个很独特的群体,反映了白先勇对青少年边缘生存境遇的关注和思考,在其小说中...
[期刊论文] 作者:孙丽燕, 来源:长江丛刊 年份:2020
古典诗词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重要源泉,在意象选取、主题内蕴及语言风格的形成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意象选取上,白先勇大多使用与古典诗词中相同的含义的意象;在语言风...
[期刊论文] 作者:张洪,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3
近年来,作为昆曲“义工”,白先勇不断游走于台湾和大陆之间,他率众打造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深受年轻人青睐。而他最重要的一项写作计划一一为父亲白崇禧写传却迟迟没有完成。...在为父亲写传的过程中,白先勇搜集了几百张照片,从北伐战争到台湾的最后岁月,白先勇说,“这些照片很有历史价值,把它们串起来,就是我父亲的一生。”  ...
[期刊论文] 作者:曹谦,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5
白先勇的,几乎每一篇都可以看到荒原意象和荒原意识.论文通过文本细读,并与西方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相比较,找出白先勇作品里的现代主义因素,从而说明:白先勇思想中的...
[学位论文] 作者:倪适,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本论文视白先勇不同时期的作品为一个整体,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和衍生历程出发,来观照白先勇不同时期作品的思想内涵异同。并提出白先勇由虚无到救赎的思想转变过程,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