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鸿,王朝夫,朱雄增, 来源: 年份:2012
患者女,38岁.因发现纵隔肿块1个月于2011年3月入院.既往史:2007年8月,患者因纵隔占位于当地医院行纵隔肿块切除术,肿块最大径14 cm,术后病理诊断为"骨化性纤维瘤".2008年11月肿瘤复发,在当地医院再次行纵隔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符合骨化性纤维瘤术后复发"......
[期刊论文] 作者:福建省医学会病理学专科分会, 来源: 年份:2006
会议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由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朱雄增教授作关于胃肠间质瘤诊断和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新进展、南通瑞慈医院蔡德巍教授作前列腺癌病理新进展和冷冻切片诊断工...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 年份:2011
日下午,《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了2011年第8期定稿会,会议由总编辑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郑杰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还有: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来茂德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朱雄增教授...
[期刊论文] 作者:杨吉龙,王坚,朱雄增,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王坚, 朱雄增, 张仁元,,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年份:2004
目的 探讨恶性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评价组织学上诊断恶性的标准。方法对 10例恶性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LSAB法...
[期刊论文] 作者:朱正龙,王坚,朱雄增, 来源:诊断病理学杂志 年份:2001
目的探讨骨旁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侧重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骨旁骨肉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形态及随访结果.结果男13例,女10例,年龄范围14~52...
[期刊论文] 作者:王坚, 朱雄增, 张仁元,,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韩军, 许良中, 朱雄增,,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7
采用两种抗P—糖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检测了32份正常人体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结果发现,肾上腺、肾、肝、大肠、小肠、胰腺及甲状腺中P-gp高度表达。在肾上腺和......
[期刊论文] 作者:陈彤箴,李小秋,朱雄增,,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2006
患者男性,76岁,因左耳后肿块50年、右口角歪斜1年、左颈肿块7个月入院。体检发现左肋腺内肿块,质硬,固定,直径4cm,并发现左颈肿大淋巴结1枚,直径2cm,CT示左肋腺团块影,似结节融合,密度......
[期刊论文] 作者:魏永昆,王坚,朱雄增,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2001
滑膜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大多数滑膜肉瘤中存在特异性的X染色体与18号染色体的相互易位.本文综述染色体易位与滑膜肉瘤诊断、组织学...
[期刊论文] 作者:平波,朱雄增,沈铭昌, 来源:诊断病理学杂志 年份:2001
甲状腺的鳞状分化细胞(cells exhibition squamous differentiation)可分为:①鳞状上皮细胞(squamous epithelial cell);②鳞状化生细胞(squamous metaplastic cell):指非鳞...
[期刊论文] 作者:肖立,陆孝禹,朱雄增, 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5
目的:研究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9例手术切除的乳头状肾细胞癌进行大体、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并随访患者.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以乳头、乳...
[期刊论文] 作者:李诗敏(综述),朱雄增(审校),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2006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鼻腔淋巴瘤中较为常见、恶性程度高且预后较差的病种。因此.了解其发生发展、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坚,朱雄增,张仁元,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2001
目的:探讨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对2例非典型褥疮性纤维组织增生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均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临床......
[期刊论文] 作者:肖立,陆孝禹,朱雄增,,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2008
目的观察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特点、病理学检查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查CK7、CK19、CK20、34βE12...
[期刊论文] 作者:陈彤箴,杨文涛,朱雄增, 来源:中国癌症研究:英文版 年份:200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30 bp deletion in LMP-1 in 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 and to clarify the deletion rate. Methods: 46 cases of L...
[期刊论文] 作者:陈彤箴,杨文涛,朱雄增, 来源: 年份:2004
目的 了解潜伏膜抗原(LMP)-1基因3′端DNA的30碱基在涎腺淋巴上皮癌中的缺失率及LMP-1的基因亚型.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46例涎腺淋巴上皮癌中EBV编码LMP-1基因3′端DNA进行扩增,观察有无30 碱基(bp)缺失.为减少从石蜡组织中提取DNA失败产生的影响,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王敏,王弘士,朱雄增,,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年份:2006
目的探讨病理学除能确诊颈部副神经节(副节)瘤外,是否还能提示或支持迷走神经来源。方法结合手术前后病史、体征,术中所见和术前CT或(及)MRI表现,应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陈彤箴,杨文涛,朱雄增, 来源:中国癌症研究 年份:200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30 bp deletion in LMP-1 in 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 and to clarify the deletion rate. Methods: 46 cases of L...
[期刊论文] 作者:王坚,朱雄增,张仁元,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2000
软骨样脂肪瘤 (chondroid lipoma) 是一种脂肪瘤的特殊亚型,由Meis和Enzinger于1993年首先描述[1].软骨样脂肪瘤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学形态,如不熟悉则容易将其误诊为肉瘤性病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