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1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丁发,,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59
吴萸(吴茱萸)为我们缙云县的名贵特产,产量占浙江全省二分之一强,尤以(?)镇区为最多。过去因限于苗木数量少,无法大量繁殖,只有任母树根部附近分蘗自然繁殖,故发展迟慢。...
[期刊论文] 作者:靳士华,,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95
吴萸辛苦大热,入胃和足三阴经。方书和临床医家认为是品温中止痛,理气止呕。多用于厥阴头痛、腹痛、呕吐、反酸。笔者运用是药治疗高血压、复视,疗效甚著,现介绍如下。降血...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首都医药 年份:2004
据说,“吴茱萸”在春秋战国时代叫“吴萸”,它产在吴国,是一味止痛良药。相传,吴国和楚国相邻,吴国较楚国小,为了讨好楚国,每年都向楚国进贡。这一年,吴王得知楚王患了一种病...
[期刊论文] 作者:逯华涛,刘丹,赵永军,张锋,姚树建,徐海涛,庄振杰,刘启虎,王磊, 来源:植物学研究 年份:2021
通过对山东地区芸香科植物调查发现共有7属15种,其中引种3属4种,包括花椒属、吴茱萸属(臭檀吴萸)、白鲜属、黄檗属、枳属、金橘属、柑橘属...
[期刊论文] 作者:陈子云,,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0
1 夜半阴缩案黄某某,男,61岁,农民。1984年6月19日初诊。自诉夜半阴茎内缩3月余。3月来,常在夜半发病发病之始出现小腹疼痛,阴茎睾丸颤抖,继之疼痛加剧,小腹拘急,痛不可...
[期刊论文] 作者:殴惠英,向其柏, 来源:中草药 年份:1994
报道了用水,甲醇及各种浓度乙醇为溶剂,从吴茱萸五加中提取紫丁香甙。试验证明,水和30%乙醇提取效果最佳。还研究了影响水提的因素及精制条件等。...
[期刊论文] 作者:王忠民,刘茜, 来源:广西中医药 年份:1987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源于《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炙甘草、大枣、吴茱萸、生姜九味药组成。原文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
[期刊论文] 作者:张立鹏,, 来源:陕西中医 年份:1988
一般资料:本组156例,其中男94侧,女62例,年龄均在一月至三岁之间。病程一天以内者96例二至,三天者42例,四至七天者16例,三周以上者2例。治疗方法:吴茱萸6克、苍术7克,白...
[期刊论文] 作者:李仁灿,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1995
延年半夏汤治验二则浙江省温岭市温西中心卫生院(317500)李仁灿延年半夏汤出于《古今录验》,由半夏、槟榔、桔梗、枳实、前胡、鳖甲、人参、吴萸、生姜组成。近代名贤岳美中对此方颇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兆龙,,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2004
笔者自拟溃疡散,用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组成:柴胡10克,白芍、枳实、羌活鱼(微火炕干,为末冲服)各15克,吴萸6克,黄连8克,瓦楞子(煅)、乌贼骨各20克。...
[期刊论文] 作者:黄菊林, 来源:农村新技术 年份:2004
吴茱萸又名吴萸、茶辣、辣子,分大花、中花、小花3种,国内以江西生产的中花品种为最佳。吴茱萸以幼果入药,有温中散寒、开郁止痛、降逆、止呕等功效。吴茱萸种后3年进入...
[期刊论文] 作者:余伦文, 来源:广西中医药 年份:1983
处方:白术(炒)15克,苍术(土炒)1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吴萸10克,丁香3克,白胡椒2克。草果5克,泽泻3克。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过筛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末2~5克直接放于脐...
[期刊论文] 作者:艾寿如,,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2005
处方用名:黄连、川连、酒黄连、姜黄连、吴萸连、萸黄连.来源: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依次习称"味连"、"雅连"、"云连".主产于我国中部和...
[会议论文] 作者:李爱珍,, 来源: 年份:2001
方中吴萸,味辛温,入肝...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家兴,, 来源:陕西中医 年份:2000
采用清泄肝胃之火,平降肝胃之气法自拟健胃左金丸(黄连、生大黄、吴萸、半夏、佛手、柴胡)治疗肝胄郁火型胃炎150例,总有效率96%。提示本方有杀灭或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杨迎民,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年份:2001
近几年来笔者应用民间常用外用药蓖麻为主,加上吴萸等中药制成蓖麻散,用以外贴涌泉穴治疗鹅口疮34例,收到满意疗效.患者均表现为口腔粘膜及舌上满布白色乳凝块样物....
[期刊论文] 作者:胡翘武,马继松,, 来源:吉林中医药 年份:1982
我省名老中医胡翘武,经过长期摸索,采用自制“昆蛎桔半汤”内服,配吴萸外敷涌泉穴,治疗“梅核气”取效满意。现简介如下,以资参考:方剂组成及加减:洗昆布10克生牡蛎30克桔梗6...
[期刊论文] 作者:吴存莉, 来源:陕西中医 年份:1993
本文依辛温散寒,燥湿健脾、涩肠止泻立方,自制健脾止泻膏(吴萸、丁香、冰片等),敷贴神厥穴,治疗婴幼儿腹泻50例,总有效率为94%。通过对照观察,表明该法优于对照组,又简便易行...
[期刊论文] 作者:敖礼林(文/图),敖艳(文/图),周元(文/图),周煜钧(文, 来源:科学种养 年份:2020
吴茱萸又名吴萸、茶椒、米辣子、漆辣子等,具有温中散寒和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寒胃痛、口舌生疮、高血压、心绞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畅销国内外,近几年需求量猛增。一...
[期刊论文] 作者:冯荣敏,胡作亮,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91
笔者在多年的儿科临床中,将其外用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介绍如下:(1)鹅口疮、口疮、口糜吴萸末适量,加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