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7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5
古人避讳名号极严,尤其是下级对上级的避讳,更是要避讳得滴水不露,方不致惹祸。而以别字代之,往往便会生出歧义来。其中最令人发噱的,莫过于五代冯道的门客在读《道德经》时了。《道德经》的一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正触着冯道的名讳,于是门客不得不找一个可以替代......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5
《全晋文》卷二六王羲之《杂帖》:“石脾入水即干,出水便湿;独活有风不动,无风自摇。天下物理,岂可以意求,惟上圣乃能穷理”。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第三册第1112页在论到这一则时.引了周《清波杂志》卷四中的怀疑:“出水则湿.可见;人水则干,何自知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6
因为爱看庞朴先生的文章、所以时时、处处留心。当见到印制非常精美的《一分为二》时,虽然大部分已读过、虽然书价不低(11.5印张,19.5元).但还是买了。因为很集中,庞先生写自1990年后的文章,旨萃于其中,免得东翻西找。......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6
近年来,随着文化热以及人文精神的讨论,随着传统文化和国学热的升温.关于学术趼究以及学术研究的意义,重新成为大陆学术界研究的中心,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年过70的王元化先生接连推出了《清园夜读》(海天出版社,1993年).《思辨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牡,1994年)、《清园论学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6
当我和美学界的朋友或美术界的朋友提起美学研究来,我们几乎都对一位美学家表示了由衷的钦佩...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6
自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被人们普遍承认以来,中国的神话就被打入了另册。司马迁《史记》以黄帝为中华文明之开始时.就一方面强调“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一方面强调“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因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另一方面又强......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6
旧文人把拥有很多书称为“坐拥书城”.把有学州称为“学富五车”,看来有书和有学问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尽管一些暴发户们对穷酸的文人冷嘲热讽.然而他们也往往会在自己豪华的住宅里放上几本书,书,对于他们来说.尽管只是种点缀品而已,然而目的却在于以示自己并非目不......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6
儒学,尤其是“新儒家”,在港台或大陆,确乎是一种显学了。而杜维明,尤其是新儒家人物中的代表之代表。他所倡导的“儒学复兴”之说.不管你是褒是眨,但你不能不面对它。...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5
清人陈弟在《松轩讲义》中曾说过:“余于传注异同,最喜参看。譬如两造具备,能以片言折之,使两情俱服固善,不然如此五色并列,五音并奏,亦见人心灵窍,此说之外,又有彼说,不为无益”这也许是关于中国学术传统—个相当重要的特色。而据钱钟书先生早年自述来看,他也是得力于此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5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是一部专门核对名实的巨作。在“全梁文卷四七”章次,核对郑文焯《半雨楼丛钞》中“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生之涯”一语时发现,这句话原来并不是出自陶弘景之笔,而是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时说过的话:“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5
转了整整大半天十余年没有去过了的故宫,那曲折往复的殿廊、精美雕琢的玉器、富贵清丽的瓷器、典雅庄重的铜器…….又把我拽回了那久日告别了我们的精致的文化传统中去了.印在我的脑海口,再也抹不去了。一声叹息,但此声悠长的叹息,与自己无关,这,就是乡愁吧。......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5
宗炳《画山水序》有一句云:“而贤者通”、“通”字甚少有人注意,而实至为重要者。《易·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疏“通幽明之道而无事不知也”;......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5
如果说起“书话”来,知堂老人无疑是要算第一的。其识见与情趣皆极深厚,文章之纯朴自然,更是不用说的。他从容地读.也从容地写。他所涉及的范围极广.极杂,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如果细细地寻找脉络的话,那就是在《我学国文的经验》中,他对他的学生有如下的开示:......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海南师院学报 年份:1993
人们在用英语进行交谈和阅读英语书刊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 1) 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 2) Where in the world did you go? 对上述的“last”和“in t...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海南师院学报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海南师院学报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民主与科学 年份:2004
20世纪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个有着太多悲哀与碰撞的悲欣交集的时代.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天天的流失,面对着传统中国画一天天的改变,深深热爱传统文化的我总是在面对深具传统意...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消费电子 年份:2014
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数量研究法进行研究。针对内蒙古阿拉善左旗33个党工委开展日常党务管理和党内统计工作信息化现状,结合《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基层版)》软件在阿......
[期刊论文] 作者:刘墨,, 来源:时代经贸 年份:201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内在属性和实践要求.本文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网络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上的功能的基础上,对如何运用网络推进当代克思主义大众化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