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汪佩,P.Sautet,S.N.Steinmann,C.Michel,傅钢,万惠霖, 来源:第十六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吕飞,张庆红,王野,万惠霖, 来源:第十二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04
详细考察了氯钯酸和正硅酸乙酯的浓度及NH·HO等参数对制备的Pd@SiO粒子的大小及形态的影响,并将制备的Pd@SiO应用于烯烃的催化加氢反应....
[会议论文] 作者:袁汝明,傅钢,徐昕,万惠霖,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吕乃霞,傅钢,徐昕,万惠霖,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07
Nox吸附还原催化剂(NSR)是净化稀燃机汽车尾气的最有前景的催化剂之一,它含有贵重金属Pt、Rh和碱土金属氧化物BaO两种活性成分,在富氧的环境BaO利用其碱性将Nox吸收并以硝酸盐的形式储存起来。在典型的稀燃型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尾气中,CO2、H2O都是大量存在的气体,已......
[会议论文] 作者:傅钢,袁汝明,徐昕,万惠霖,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10
[会议论文] 作者:黄铭湘,夏文生,韩国彬,万惠霖, 来源:第十六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12
低碳烷烃(C1-C4)选择氧化是当今催化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而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Propane,ODHP)是优化利用丙烷的重要课题之一[1-2],类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阴离子粘土,类水滑石板层中的......
[会议论文] 作者:汪佩,S.N.Steinmann,C.Michel,P.Sautet,傅钢,万惠霖, 来源:第十六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16
甲酸分解制氢是一条重要的制氢途径[1].实验研究表明,当Pd 催化剂中加入甲酸钠后,反应的TOF 值可提高约30 倍[2,3],但其促进机制仍不明确.本文采用DFT+PCM 方法系统考察了甲酸钠促进甲酸在Pd(111)表面脱氢的机理.甲酸产氢反应主要有2 条路径,即羧基路径和甲酸盐......
[期刊论文] 作者:张昕,万惠霖,翁维正,伊晓东,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2002
用XRD、H2-TPR、XPS、EPR、NH3-DRIFT、异丙醇分解反应和催化剂性能评价等方法比较研究了一系列Ag-Mo-P-O(AMP)催化剂的性质和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A4P催化剂中MoO3和AgMoO2...
[期刊论文] 作者:林海强,晁自胜,陈国周,万惠霖,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2000
在自制的片状多孔陶瓷载体上 ,通过多次原位水热晶化合成出NaA型分子筛膜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发现在某些区域 ,小颗粒的NaA型分子筛以非常紧密的形式畸晶孪生在一起 ,...
[期刊论文] 作者:翁维正,陈明树,万惠霖,方智敏, 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份:2000
采用 XRD,TPD和高温原位 IR光谱对 La2 O3,Ba O/La2 O3,Ba F2 /La2 O3,La OF和 Ba F2 /La OF等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 CO2 在催化剂上的吸附状况进行了表征 ,并结合催化剂性能...
[期刊论文] 作者:程志林,晁自胜,林海强,万惠霖, 来源:无机化学学报 年份:2003
ZSM-5型分子筛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元或催化剂载体而广泛应用于择型催化等炼油过程中.常规方法合成的ZSM-5分子筛一般具有1000nm左右的晶粒尺寸,纳米尺寸晶粒的分子筛合成相对比...
[期刊论文] 作者:程志林,林海强,晁自胜,万惠霖, 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份:2003
在常压回流的微波加热体系中成功地合成出纳米尺寸的NaY分子筛, XRD和SEM等表征结果表明, 分子筛具有40 nm左右的平均晶粒尺寸. 以其为晶种, 预吸附在多孔氧化铝载体上, 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张昕,万惠霖,翁维正,伊晓东, 来源:石油化工 年份:2002
借助催化剂性能评价、XRD、电导率测定、H2-TPR和XPS技术考察助剂Ag对钼磷酸催化剂丙烷氧化脱氢性能和催化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g-Mo-P-O催化剂中形成Mo6++Ag0Mo5+(Mo...
[期刊论文] 作者:李荣春,华玉山,伊晓东,万惠霖,, 来源: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采用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的方法,对丙烷和丙烷选择氧化反应的有关中间体或其探针分子(如丙烯、异丙醇)在MoPO/SiO2和MoPTeO/SiO2催化剂上的反应行为进行了考察,用以探明Te组分的添加......
[期刊论文] 作者:刘爱民,周泰锦,万惠霖,蔡启瑞, 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份:1993
应用群分解EHMO程序,研究了基于MoFe-蛋白X射线衍射结果的固氮酶活性中心结构模型.对比和分析了该模型中尚未确定的配体Y分别为S、O、N、C、H和H…H时的总能量和电荷分布等....
[期刊论文] 作者:杨艳玲,董玲玉,夏文生,万惠霖,, 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份:2016
采用柠檬酸法制备了Ca,Sr共掺杂的CeO2催化剂,发现共掺杂催化剂较单掺杂或未掺杂催化剂呈现出更好的催化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性能.通过表征可知,Ca,Sr共掺杂催化剂的物相为Ce...
[期刊论文] 作者:高利珍,李基涛,万惠霖,蔡启瑞,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1997
将有机、无面微孔薄膜与反应器组合形成膜反应器,用于液体、气体的分离,从而实现催化分离一体化、分子组装、主一客体合成、定向合成、仿生合成等难度较高的化学过程,可显示出独......
[期刊论文] 作者:翁维正,龙瑞强,陈明树,万惠霖,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1
采用原位红外和原位显微Raman光谱技术及XPS、吡啶(Py)吸附的漫反射UV谱、Py-TPD、CO2-TPD等方法对含氟稀土基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活性氧物种、催化剂表面酸碱性进...
[期刊论文] 作者:林淑琼,蔡俊修,万惠霖,于新生,,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9
研究了一元MoO3/SiO2体系中新电氧物种O-和O2-的形成,说明气相氧和晶格氧都能产生这类氧物种,二元体系MoO3...
[期刊论文] 作者:周泰锦,张鸿斌,万惠霖,王南钦, 来源:化学研究与应用 年份:1991
在金属单晶表面的化学吸附和催化行为的研究,对较有说服力地建立催化剂活性中心模型和建立催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金属单晶表面上的化学吸附和催化转化的量子化学计算,则...
相关搜索: